第24章 炉火与麦香

简陋的炒锅在炉火上滋滋作响,有限的食材在亚历山德罗的指挥下尝试着“镬气”。卷心菜丝、洋葱丝、薄薄的猪肉片,在滚烫的橄榄油里快速翻动,撒上盐和大量黑胡椒末,最后淋上一点醋——一盘粗犷版的“醋溜肉片”诞生了,其浓烈直接的风味意外地契合了意大利人嗜酸重口的偏好。

一个月后,当亚历山德罗宣布在科斯塔纺织厂开设员工食堂,并供应这些“新式餐点”时,工人们(尤其是那些习惯了黑面包和豆子汤的寡妇女工)充满了好奇和疑虑。

午餐时间,巨大的临时食堂里弥漫着前所未有的奇异香气。长条桌上摆着几口热气腾腾的大木桶:一桶是白胖喧软的大包子(改良版,馅料增加了本地奶酪碎和蔬菜比例),一桶是金黄油亮的烙饼,还有一桶是散发着浓郁酸香和肉味的“东方烩菜”(醋溜肉片加大锅版)。

卢卡第一个好奇地拿起一个包子,学着亚历山德罗的样子咬开。“小心烫!”亚历山德罗提醒道。滚烫的汤汁和咸鲜的混合馅料瞬间征服了这个年轻技工的味蕾,他烫得直哈气,却舍不得吐出来,眼睛瞪得溜圆,含糊地喊着:“上帝啊!这…这里面有汤!还有肉!太…太好吃了!”

卡洛塔和女工们则被那金黄酥脆、撒着盐粒和香草的烙饼吸引,小心翼翼撕下一角放入口中,酥脆的口感和麦香让她们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那桶“东方烩菜”以其浓烈开胃的酸香和实在的肉片,更是受到了码头工人出身的男工们的热烈追捧。

“比黑面包强一百倍!”

“这饼…我能吃十张!”

“这个‘神奇枕头’(饺子)明天还有吗?”

食堂里第一次充满了不是抱怨而是满足的喧闹声,甚至有人吃完自己那份,又眼巴巴地去排队,希望能再买一点带回家给孩子尝尝。

亚历山德罗站在食堂门口,看着里面热气腾腾的景象,看着工人们脸上久违的、纯粹的满足笑容。空气中弥漫着麦香、油香、肉香、醋香……这些来自遥远东方的滋味,混合着热那亚本地的食材,在工业区的寒风中,升腾起一片温暖的烟火。他心中那点因巨额财富和权力扩张带来的冰冷空洞,似乎被这喧闹的烟火气悄然填满了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