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号缓缓靠岸时,英国教官哲贝森乘小艇先行上岸。这个高大的英国人用生硬的汉语报告:李大人,两船完好抵达,请验收。
李鸿章微微颔首,随即转向丁汝昌:禹廷,你看这船如何?
丁汝昌凝神细观:船身虽小,炮位布置却颇合理。只是......他略一迟疑,似乎不宜远洋作战。
眼下还谈什么远洋。李鸿章轻叹一声,能守住海口,演练水师,便是大功一件。
他亲自登船查验,从炮位到轮机,看得十分仔细。在号的驾驶室内,他抚摸着崭新的罗盘,对紧随其后的周馥感叹:泰西技艺之精,令人叹服。你看这罗盘,比我们在江南制造局仿制的要精准得多。我中国要迎头赶上,非十年之功不可。
查验完毕,李鸿章立即下令:龙骧虎威二舰即日起驻防大沽,、到港后驻防北塘。各舰每月出洋会哨两次,循环轮替,按季合操。
转眼到了光绪四年(1878年),北洋已拥有八艘蚊船。这年夏天,李鸿章亲赴大沽炮台观看舰队操演。
海面上,八艘蚊船依次排开,随着旗号变换阵型。炮声隆隆,虽然阵型尚显生疏,却也初具规模。烈日当空,李鸿章站在炮台上,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却始终目不转睛。
操演完毕,他将丁汝昌召至身前:禹廷,我观你统带水师颇有力道。已奏请将你留任北洋,专司海防。
丁汝昌单膝跪地:卑职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中堂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