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督办北洋

这时,亲兵送来一封信函。李鸿章展阅后,眉头微蹙,对众人道:日意格从福州来信,说法国又在越南生事。海防之急,刻不容缓。我意已决,除购置蚊船外,还要奏请在南北方各设水师学堂。没有人才,纵有坚船利炮也是枉然。

盛宣怀接口道:中堂所见极是。卑职以为,可先在天津设立水师学堂,聘请洋教习,选拔聪颖子弟入学。

不仅要设学堂,还要建船坞。李鸿章的手指在海图上移动,大沽、旅顺、威海三处,都要修建船坞。水师若无维修之所,就如飞鸟无巢。

议事持续到天明。待众人散去后,李鸿章独自留在西花厅,提笔写就《筹议海防折》。他在奏折中详细阐述了建设海军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案,字字恳切。

数月后,与英国的购船谈判终于完成。光绪二年(1876年)冬,大沽口外风雪交加。凛冽的寒风中,码头上却聚集了不少人。丁汝昌一早便率领水师官兵在此等候,不时举起望远镜望向海天相接处。这些刚刚招募来的水兵大多来自福建、广东沿海,对北方的严寒还不太适应,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神情。

来了!来了!晌午时分,了望塔上突然传来呼喊。

海平面上出现了两个黑点,渐渐驶近,正是从英国驶来的、二舰。舰身在海浪中起伏,桅杆上的龙旗猎猎作响,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格外醒目。

这时,一队亲兵护着一顶青呢小轿匆匆来到码头。李鸿章冒着风雪走下轿来,官袍下摆立刻被海风打湿。他拒绝了随从递来的伞,径直走向码头前沿。

中堂怎么亲临了?丁汝昌急忙上前搀扶。

北洋水师的第一批战舰,岂能不来相迎。李鸿章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两艘渐行渐近的战舰,这些水兵训练得如何?

回中堂,都已熟悉基本操船之术。只待战舰抵达,便可登船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