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战与非战

那咱们......

再等等,李鸿章沉吟道,俄国公使喀西尼昨日还说,他们愿意出面调停。

便在清廷举棋不定之际,东京的首相官邸却是另一番景象。伊藤博文站在巨幅朝鲜地图前,手中的教鞭在地图上轻轻敲击。

诸君,他转身面对内阁成员,清国仍在犹豫不决,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外相陆奥宗光接口道:根据大鸟公使的情报,清军驻朝部队仅两千余人,且分散在牙山、汉城两地。我军若能迅速出击,必可一举歼灭。

不过,陆奥稍作停顿,国际舆论方面......

不必担心,伊藤自信地摆手,只要战事速决,列强来不及反应就已尘埃落定。

七月十五日,光绪帝终于按捺不住,再次召集军机大臣议事。

朕意已决,光绪帝的声音在乾清宫内回荡,立即向朝鲜增兵!李鸿章若再推诿,朕就换人能战者!

翁同龢连忙跪奏:皇上圣明。臣以为,可调卫汝贵、马玉昆、左宝贵等部,分别从陆路、海路进军平壤。

便在这时,总理衙门大臣奕欣急匆匆呈上一份电报:皇上,袁世凯急电,日军已包围朝鲜王宫,挟持了高宗陛下!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光绪帝猛地站起,脸色煞白:李鸿章现在何处?

李中堂正在天津与俄国公使会谈......

传朕旨意!光绪帝厉声道,命李鸿章立即派兵增援,不得有误!

天津总督衙门内,李鸿章接到电旨后,颓然跌坐在太师椅上。

父亲,李经方忧心忡忡,圣意已决,咱们不能再拖延了。

李鸿章沉默良久,终于缓缓起身:传令丁汝昌,命济远、广乙二舰护送仁字军前往牙山。再调卫汝贵、马玉昆部驰援平壤。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告诉叶志超,务必谨慎行事,不可轻启战端。

七月二十日,大沽口军港。炽热的阳光下,满载士兵的运输船正在缓缓离港。港口的百姓聚集在码头,目送着这支仓促出征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