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苏烈的兵权:被赵德盯上

他的手指,点在了北境那条蜿蜒的防线上。

“赵德说,要省钱,对吗?”

“对!”

“那我们就帮他‘省钱’。”林越的嘴角,勾起一抹高深莫测的笑。

苏烈彻底糊涂了。“殿下,您这是什么意思?”

“将军,你先回答我几个问题。”林越转过身,目光灼灼。

“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苏烈不假思索:“兵强马壮,训练有素,将士们常年驻守边疆,熟悉地形,对匈奴作战经验丰富!”

“很好。”林越点点头,“那我们的劣势呢?”

苏烈想了想,有些迟疑:“……军费开销确实巨大,甲胄兵器的损耗,粮草的运输,都是天文数字。”

“没错,这就是赵德攻击我们的点。”林越继续问,“那我们有什么机会?”

“机会?”苏烈茫然了。

“赵德的奏疏,就是我们的机会。”林越的眼睛亮得惊人,“他提醒了父皇,国库紧张。那我们就可以顺着这个思路,提出一个更‘省钱’的方案。”

“至于威胁……”林越的声音沉了下去,“最大的威胁,就是看不见的威胁。匈奴现在不动,不代表他们永远不动。一旦我们露出疲态,他们会像狼一样扑上来。到时候,重新集结军队、奔赴前线的花费,以及战败割地赔款的损失,会是现在军费的十倍,百倍!”

现代企业管理的SWOT分析法,被林越信手拈来。

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苏烈听得云里雾里,但最后那句话他听懂了。

他激动地一拍大腿:“对啊!打起仗来更花钱!我怎么没想到!”

“所以,将军,你的奏疏不能只说‘不能撤’。”林越走到书案前,拿起一支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几个大字。

“你要上奏,请求‘军队改革’。”

“军队改革?”苏烈凑了过来。

“不错。”林越的笔尖在纸上龙飞凤舞,“赵德说裁军十万,可以。但是,我们不是简单地把人裁掉,而是‘精兵简政’。”

“第一,建立‘预备役’制度。将裁撤的十万士兵转为预备役,每年只需集中训练一到两个月,发放少量津贴。战时,他们就是最快能补充到前线的精锐老兵。这样一来,军队的日常开销大大减少,但总兵力并未实质性削减。”

“第二,优化军备,发展‘非对称优势’。与其养着十万大军的日常嚼用,不如将省下来的钱,投入到新式武器的研发和装备上。比如,打造更精良的连发强弩,建立一支三千人的神机营,其威力足以抵挡三万匈奴骑兵的冲锋。用更少的钱,办更大的事。这,才是真正的‘省钱’!”

“第三,以攻代守,建立‘战略威慑’。上奏父皇,请求拨付一笔‘特别军事经费’,由您亲自率领一支轻骑兵,深入草原,对那些不听话的小部落进行一次‘武装游行’。让他们看看,我大靖的刀,依旧锋利。和平,不是靠忍让换来的,是靠打出来的!”

林越每说一条,苏烈的眼睛就亮一分。

说到最后,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将军看着林越,眼神里充满了震撼和不可思议。

小主,

这……这还是那个传闻中只知道斗鸡走狗、不学无术的太子殿下吗?

这哪里是纨绔子弟?

这分明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帅才!

他提出的每一条,都精准地打在了问题的七寸上。

既回应了皇帝“省钱”的诉求,又在实际上加强了边防军的战备和威慑力,甚至还反将了赵德一军!

赵德要省钱?

好,我比你更会省,我还能用省下来的钱办更大的事!

到时候,皇帝一看,你赵德只是空口白话,太子这边却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高下立判!

“殿下……真乃神人也!”

苏烈对着林越,深深一拜,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敬服。

“将军快快请起。”林越扶住他,“你我本就是一家人,不必客气。”

苏烈老脸一红,想起自己那个宝贝女儿,心中更是满意。

把女儿嫁给这样的太子,放心!

“我这就回去写奏疏!一字不改,就按殿下说的写!”苏烈拿上林越写的那张纸,如获至宝,风风火火地就要走。

“等等。”林越叫住他。

他走到桌边,将那个黑漆木盒拿了起来。

“将军回府,顺便帮孤带件东西。”

苏烈一愣。

林越将木盒塞到他手里,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

“这是皇叔送我的‘安神茶’,我喝着甚好。听闻将军近日也为国事操劳,神思不宁。这茶,你我一人一半,同享君恩。”

苏烈捧着那散发着异香的木盒,瞬间明白了什么。

他的脸色,倏地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