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墙上的奖状与透明的妹妹

苏家小院静得吓人。

苏想把姐姐扶到里屋那张吱呀作响的木板床上,动作轻得像在对待一件稀世瓷器。

母亲王淑芬正蹲在院角的小煤炉前熬药,一股浓郁苦涩的中药味弥漫在狭小的空间里,几乎令人窒息。

“念念怎么样?”

苏想喉头一哽。

妈妈的关心,永远第一个给的是姐姐“念念”的。

“还好,就是累着了。”

苏想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稳,手下却飞快地拧了把湿毛巾,敷在姐姐滚烫的额头上。

做这些她很熟练,毕竟,照顾姐姐几乎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苏念闭着眼,睫毛湿漉漉地搭在下眼睑上,呼吸轻浅得几乎看不见胸口的起伏。

那场考试似乎抽干了她最后一丝精气神。

王淑芬终于回过头,那张被生活早早刻上皱纹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深深看了里屋一眼,目光扫过苏想时,像是掠过一件家具,又转回去盯着药罐:

“让她睡吧。晚上给你爸擀点面条,他今天晚班回来。”

“嗯。”

苏想低低应了一声,心里那点因为“被替考”而泛起的涟漪,迅速平复下去。

看,这就是她,苏想,在这个家的常态。透明的,负责干活的那个。

这就是她们的家。

父亲苏建国是县农机厂的工人,沉默寡言,像头老黄牛。

母亲王淑芬,曾经的小学代课老师,因为大女儿从小体弱多病且展现出惊人天赋而辞了工作专心照顾,整个人也变得和这中药一样,又苦又涩。

所有的希望、怜爱、资源,都倾斜给了那个天才的大女儿。

苏想的视线不由自主地飘向屋里那面墙——贴满了姐姐苏念从小学到高中获得的各式奖状,“数学竞赛一等奖”、“作文比赛特等奖”、“三好学生”……密密麻麻,几乎盖住了原本的黄泥墙色。

那是苏家的荣耀墙,也是她苏想从小到大无法逾越的高墙。

她呢?她的成绩不好不坏,中等偏下。

老师期末评语永远是“踏实文静,但需更开阔思路”。

她好像什么都平平无奇,没有特别好的,也没有特别差的,普通到甚至引不起父母的批评。

批评也是一种关注,而她,连这点关注都稀薄。

所有的赌注,都押在了这次高考上。

不,是压在了苏念顶着苏想的名字去考的这次高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