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川依旧是一副“我看你能演出什么花”的冷淡模样,但他也承认,方启明描绘的某些应用场景确实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潜力。
研讨会后,方启明特意走到【北斗团队】面前,笑容依旧温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几位同学,感觉如何?科学没有界限,真正的天才,应该站在最能发挥其价值的前沿阵地。
我的实验室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
他的目光在周炽和陈知行脸上多有停留。
回到机房,气氛比之前更加凝重。
周炽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方教授说得对!我们的能力,完全可以去做更有挑战性、更有意义的事情!
863计划是很重要,但生物信息学是未来的方向!”
陈知行沉默着,这次没有立刻反驳,显然也在权衡。
李泽川冷哼一声,没说话,但眼神里的反对显而易见。
苏想看着心思各异的伙伴,心中忧虑更深。
她承认生物信息学很有吸引力,方启明的规划也极具前瞻性。
但她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方启明对他们团队的了解似乎过于深入,尤其是对姐姐医疗模型细节的引用,这让她隐隐觉得不安。
“方向的选择,关乎我们每个人的未来。”
苏想再次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力量,
“我建议,我们不要急于做决定。一方面,完成好863计划当前阶段的任务是我们的责任;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信息学,包括它的技术难点、实际进展,而不仅仅是听其描绘的愿景。
同时,我们也需要明确,我们四个人,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团队。”
她的话,再次将大家从激情的漩涡中拉回到理性的地面。
然而,裂痕已经产生,诱惑已然存在。
【北斗团队】面临着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来自理想与现实的拉扯,来自未知前沿与既定责任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