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出口,炉膛里的火苗突然窜高,橘红色的火焰裹着淡青色的文气,像条火龙绕着玄铁转。
鲁二瞪大了眼睛,手里的锤子 “哐当” 掉在地上。“接着念!” 他突然喊,声音都在抖。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我加重语气,文气顺着声音钻进炉膛,玄铁慢慢变红、变软,最后化作一滩铁水。
沈括赶紧喊:“朱砂!加朱砂!三成!”
鲁二手忙脚乱地往铁水里撒朱砂,红色的粉末融入铁水,泛起一层淡淡的金光。
我伸手在空中虚握,文气顺着我的手势,将铁水塑成管状。
铁水在文气里慢慢冷却,玄铁的黑与朱砂的红交织,形成好看的纹路,管内壁光滑得像镜面。
“成了!” 沈括扑过来,用算筹敲了敲管子,声音清脆,没有一点杂音。
鲁二抱着管子,眼泪都快下来了:“俺打了二十年铁,从没见过这么好的管子!”
赵小乙凑过来,伸手想摸,却被鲁二拍开:“别碰!这是宝贝!” 我笑着把管子递给沈括:“测测文气传输率。”
沈括把管子装在连弩上,注入《出塞》的文气。
这次,文气顺着管子顺畅地流到弩箭,没有一点滞涩。
“上膛!射!” 赵小乙早就按捺不住,弩箭 “嗖” 地飞出去,正中百米外的靶心。
“损耗率多少?” 我问。
沈括拿着算筹算了半天,突然跳起来:“三成!比以前低了三成!”
军械坊里瞬间爆发出欢呼,鲁二抱起管子转圈,赵小乙兴奋地挥着长枪,连一直腼腆的沈括,都忍不住拍了拍手。
导管成功的消息传到宫里,武则天龙颜大悦,下旨三日后举办格物院揭牌大典,让满朝文武都来观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两天,格物院忙得像开了锅:工匠们把新造的文气犁、连弩摆在院里。
沈括带着算学学子写标语,赵小乙则领着禁军挂灯笼,结果把 “格物兴邦” 的灯笼挂反了,引得众人笑作一团。
揭牌当天,天刚亮,格物院门口就挤满了百姓。
有来看新鲜的,有想找活干的,还有提着篮子送鸡蛋的。
王老汉非要把新收的鸡蛋塞给我,说:“李大人,俺们能多收粮,全靠您,这点心意您得收!”
我推辞不过,只好收下,转头就让人分给工匠们。
辰时刚到,武则天的銮驾就到了。
她穿着明黄色的龙袍,身后跟着文武大臣,很多世家大族的子弟也在其中。
其中荥阳郑氏的子弟郑修穿着锦袍,手里摇着折扇,扫过院里的农器时,嘴角撇了撇,满是不屑。
揭牌仪式开始,武则天亲自揭下匾额上的红布,“格物院” 三个大字苍劲有力。
可还没等众人欢呼,郑修突然往前走了一步,指着旁边的文气犁模型,冷笑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这东西看着就是个样子货,寒门工匠做的玩意儿,也配叫‘格物’?”
他说着,突然抬手一挥,折扇打在文气犁模型上,模型 “哗啦” 一声散了架。
木屑溅到鲁二脚边,鲁二当场就红了眼,攥着铁锤就要上前,被我一把拉住。
“郑公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往前走了一步,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