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修摇着折扇,慢悠悠地说:“李大人,不是在下看不起他们这些人。”
“你看看这破犁,能用吗?这什么烂弩,能打仗吗?
“你们制作的这些垃圾能让国库充盈吗?不过是些浪费银钱的玩意儿罢了!”
大臣们窃窃私语起来,说什么的都有,有的点头附和,有的面露犹豫。
武则天皱了皱眉,却没说话,显然是想看看我怎么应对。
我捡起地上的犁铧碎片,看着郑修,突然笑了:“你觉得这些东西不是玩意儿是吧,那我们试试便知。”
我走到连弩旁,沈括已经把玄铁朱砂导管装好了。
我接过连弩,指尖划过弩臂上的纹路,文气缓缓注入。
这次,我选的不是《出塞》诗的意境,而是《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文气顺着导管流到箭上,箭身突然亮起红光,“与子同仇” 四个字清晰地浮在上面。
我抬手,对准百米外的靶心,松开手指。
箭像一道红光,“嗖” 地飞出去,不仅射中靶心,还穿透靶心,“咚”的一声钉在了后面的槐树上,箭尾还在 “嗡嗡” 作响。
这一幕让全场瞬间安静下来,连风吹过灯笼的声音都听得见。
郑修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扇子停在半空,再也摇不动。
鲁二突然喊起来:“好箭!这箭射得好!”
百姓们也跟着欢呼,声音震得灯笼都在晃。
“郑公子,” 我看着郑修,声音掷地有声,“这一箭,射的不是靶心,是偏见!”
“这文气犁,能让百姓多收粮;”
“这连弩,能让士兵杀敌人。”
“格物院的东西,或许入不了你的眼,却是实实在在有用的!”
郑修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武则天走过来,看着槐树上的箭,又看了看我,突然笑了:“太白说得好!格物不是虚耗,是实利!”
“传朕旨意,赐格物院‘天下格物之源’金匾,今后凡格物院所需,国库优先拨付!”
禁军捧着金匾走过来,匾额上的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我接过匾额,身后传来工匠们的欢呼,百姓们的叫好,还有鲁二激动的哭声。
赵小乙凑过来,小声说:“李大哥,刚才俺还以为要打起来呢,没想到你一箭就搞定了!”
我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对付这种故意针对我们的偏见,不能靠拳头,要用实力狠狠打他们的脸。”
阳光洒在格物院的院子里,照在金匾上,照在众人的笑脸上。
我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突然涌起一股热流。
从穿越到这个世界,从作《静夜思》凝聚文胆,到如今建起格物院,这条路走得不容易,可却值得。
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文气器械,还会有更多的寒门子弟找到出路。
而这格物院,就像一颗种子,终将在大唐的土地上,长出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