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得“西征贵霜,惩戒波调”的呼声愈发高涨,几乎成了开封城不可阻挡的民意洪流。
在这股席卷全城的浪潮中,处于风暴眼的刘璋和张朱,
他们的态度和言论,更是被媒体和公众紧密关注。
在身体稍有好转后,两人在刘璋家里,再次接受了多家报社的联合采访。
与初归时的悲愤无助相比,此刻的他们,在巨大民意支持的刺激下,眼神中多了几分狠厉与决绝。
记者们首先问及他们对当前舆论的看法。
张朱蜡黄的脸上因激动而泛起一丝病态的红晕,他咳嗽了两声,抢先说道:
“感激!
张某与季玉兄,感激开封父老,感激大宋天下所有为我们鸣不平的乡亲!
我们……我们差点就冤死异乡,曝尸荒野了啊!”
他声音哽咽,但随即变得尖锐,
“正是这朗朗乾坤,昭昭民意,让我们觉得,这口气,能出!
这冤屈,能伸!”
刘璋则更加直接,他深陷的眼窝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枯瘦的手紧紧攥着椅子扶手,指节发白:
“波调!还有那些贵霜贵族!
他们必须付出代价!不仅仅是抢走的钱财,还有我们受的苦,挨的饿,挨的打,还有……
还有那些死在贵霜的伙计……”
他声音颤抖,带着哭腔,却又异常坚定,
“血债,必须血偿!”
当记者问到他们对朝廷可能采取的行动有何期望时,两人的回答几乎是不假思索,充满了激进的色彩。
刘璋猛地抬起头,几乎是嘶吼道:
“出兵!朝廷必须立刻出兵!扫平贵霜,活捉波调!
我要亲眼看着他被押到开封,跪在皇城门前谢罪!
我要亲眼看着他……看着他……”
他情绪过于激动,后面的话被剧烈的喘息打断。
张朱相对冷静一些,但话语中的恨意丝毫不减:
“季玉兄所言,亦是张某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