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争论纷纷,悲声激进

交涉?施压?

与那等毫无信义的豺狼之辈,有何道理可讲?

唯有刀剑,方能让他们懂得敬畏!唯有王师的铁蹄,方能踏碎他们的狂妄!”

他环视在场的记者,一字一顿地说道:“我等恳请朝廷,勿要迟疑,即刻发天兵西征!

不仅要擒拿元凶,更要犁庭扫穴,将那些参与迫害我大宋商民的贵霜贵族,连根拔起!

唯有如此,方能震慑屑小,永绝后患!方能告慰那些屈死的亡魂!”

他的话语中,已经不仅仅是对波调个人的仇恨,而是扩大到了对整个贵霜上层统治阶级的清算欲望。

这种被仇恨驱使的激进观点,通过报纸白纸黑字地传播开来,虽然有些士大夫觉得过于狠辣,

但在群情激愤的当下,却赢得了许多同样愤慨的民众的喝彩。

“说得好!就该如此!”

“对!杀一儆百!让西域那些小国都知道,得罪大宋的下场!”

“刘先生张先生放心,朝廷一定会为你们做主的!”

围观在外的市民听到里面的对话,纷纷出声应和。

刘璋和张朱的激进呼吁,为他们赢得了更多的同情,也将民间要求战争的情绪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受害者,而是化身为这场席卷帝国的舆论风暴中,

代表冤屈与复仇的符号,不断地催动着民意向战争的临界点逼近。

就在主战舆论几乎形成一边倒态势的同时,那些最初呼吁冷静、谨慎的声音,并未完全消失,

仍在一些特定的圈子里顽强地存在着,试图做最后的努力。

在翰林院一位资深学士的书房里,几位倾向于保守政策的老臣正在低声交谈。

他们都是经历过乱世,深知战争残酷的人。

“民心可用,但亦易被煽惑。”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叹息道,

“贵霜并非小国,其疆域辽阔,部族众多,

波调虽倒行逆施,但其国内未必没有支持者。

劳师远征,补给线漫长,水土不服,皆是兵家大忌。

一旦战事迁延,耗费国力民力,恐非社稷之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