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雪夜终局

诡梦收纳册 黎小卿 2037 字 6天前

寒意,并未因病房的温暖而消散。

接下来的两天,在药物的作用下,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和极度的虚弱中度过。

身体的疼痛是真实的,但更折磨人的,是脑海中不断闪回的片段:陈屿在烛光晚餐下诡异的眼神、素描本里扭曲的人像、镜中苏晚晴绝望的脸、画室照片墙上密密麻麻的标注、陈屿扑来时带着血腥味的疯狂…还有最后,风雪中坠入深渊的身影…以及手腕上那冰冷碎裂的触感…

每一次惊醒,都冷汗淋漓,心脏狂跳。每一次入睡,都如同再次坠入那个冰冷血腥的噩梦。

第三天下午,身体稍有力气,两位穿着便衣的警察来到了病房。一男一女,表情严肃而克制。

“林小姐,我们是市局刑侦支队的。关于云栖山庄发生的事情,需要向你详细了解情况。”女警官开口,语气平和但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性。

我知道,审判记忆的时刻到了。我强打起精神,尽可能清晰、完整地,将我在云栖山庄经历的一切,从陈屿精心布置的“完美度假”开始,到发现监控、闯入画室、揭开“七日祭”真相、搏斗、苏晚晴出现、陈屿坠崖…以及最后那诡异碎裂的黑曜石…事无巨细地讲述出来。

讲述的过程异常艰难。每一个细节的复述,都像是将还未愈合的伤口重新撕开。恐惧、愤怒、绝望的情绪如同潮水般反复冲击。说到最后风雪中的坠崖和手腕上的异变时,我的声音控制不住地颤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位警官全程安静地听着,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并未打断。他们的眼神锐利,带着审视,但并未流露出明显的怀疑或惊骇,仿佛在听一个离奇却并非完全不可置信的故事。

“林小姐,你的陈述非常重要,也…非常艰难。”男警官在我讲述完毕后,沉默了片刻才开口,语气带着一丝沉重,“关于陈屿…我们在悬崖下方进行了仔细的搜索。暴风雪太大,地形极其险峻复杂…很遗憾,目前只找到了他的一些…随身物品碎片和衣物残片。没有发现…遗体。”

我的心猛地一沉。没有遗体?他…他真的彻底消失在那片深渊里了?还是…?

“那…苏晚晴…”我下意识地问。

女警官轻轻叹了口气:“关于苏晚晴女士,我们调阅了当年的卷宗。她确实是在云栖山庄附近坠崖身亡,当时定性为意外,但…确实存在一些疑点未能完全解释。你提到的其他几位女性,李薇薇、张雅、陈露…她们的失踪或意外案件,时间跨度很大,地域也不同,但…我们注意到,她们都曾在不同时期与陈屿有过交集,或深或浅。这些信息,和你提供的关于陈屿家族背景、‘七日祭’仪式的描述…相互印证。”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锐利地看着我:“林小姐,我们在山庄内部,尤其是你描述的那个储藏室和画室,发现了大量…令人震惊的证据。照片墙、监控记录、实验仪器、那本《七日祭执行手册》…还有那面诡异的镜子。这些都与你描述的高度吻合。另外…”她拿出一张装在证物袋里的照片,递到我面前。

照片上,正是储藏室墙角那个被我打开的旧箱子。里面那本陈屿的旧笔记本,正摊开着。拍摄的角度,清晰地显示着其中一页的内容——关于“灵魂净化”、“七日祭”的扭曲理论,以及…“实验体‘鸢尾’(苏晚晴)”的记录!

“这本笔记,是证明陈屿及其家族背景和犯罪动机的关键物证。”男警官补充道,“还有山庄无处不在的监控系统,存储的录像也记录下了部分…他行为异常的片段。”

他们相信了。至少,相信了陈屿是这一切的元凶。

“至于你最后提到的…那位‘苏晚晴’女士的出现方式…”女警官斟酌着词句,语气更加谨慎,“从科学角度,我们无法证实超自然现象。但结合现场勘查,落地窗的破坏方式…确实存在巨大的外力冲击痕迹,无法用自然风雪完全解释。而且,山庄内部多处电路和结构,在那一刻似乎受到了某种…强烈的、无法理解的干扰。这些…都与你描述的某些细节存在…某种难以忽视的关联。”

她没有明说相信鬼魂,但也没有否认那些无法解释的物理痕迹。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关于那块碎裂的黑曜石…”男警官看向我的手腕,“粉末我们已经取样送检。初步分析,成分就是普通黑曜石,但内部结构存在大量异常应力导致的碎裂。至于它为何会出现在你获救时的手腕上…我们暂时没有合理的解释。也许是剧烈的环境变化(极寒到温暖)导致的碎裂,也可能是…某种我们尚不了解的物理效应。”他显然也倾向于用科学解释,尽管有些牵强。

我默默地点点头。这个谜团,或许永远无法用常理解开。那冰冷的触感,那逸散的黑气,将成为刻在我灵魂深处的、无法磨灭的烙印。

“林小姐,”女警官的声音柔和了一些,“你是这起重大连环案件的唯一幸存者和关键证人。你的勇气…令人敬佩。接下来的时间,你需要好好休养。警方会继续调查,也会为你提供必要的保护和心理支持。”

警察离开后,病房再次陷入寂静。阳光依旧温暖,但我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身体的疼痛可以愈合,但心理的废墟,该如何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