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巢穴符号

诡梦收纳册 黎小卿 1724 字 6天前

陈浩信息末尾的那个符号,像一柄冰锥刺入我的视线。

圆圈,内三点,三角排列。奶奶的古籍中称其为“巢穴之印”,标记着血脉源头的呼唤,或极度危险的陷阱。通常两者并存。

我盯着手机屏幕,指尖冰凉。陈浩不可能知道这个符号。

除非控制他的东西,或者他背后的势力,对我们家族的了解远超预期。

回复与否,都是一个两难选择。不回复,可能错过探查“巢穴”真相的机会;回复,则明确告诉对方我认出了这个符号,暴露更多底牌。

需要一种模棱两可的回应。

我打字回复:“学长你好些了吗?刚才吓到我了。明天什么时候方便?”语气保持关切,完全不触碰那个符号,仿佛根本没看见。

等待回复的间隙,我将那只捕获的机械甲虫转移到加固的玻璃观察盒中。

它约有指甲盖大小,外壳是一种暗哑的金属质感,复眼结构复杂,此刻一动不动,像精致的模型。

但在紫外线灯下,它外壳浮现出极其细微的、类似集成电路的纹路,与我手臂皮下偶尔闪过的纹路有某种令人不安的相似性——仿佛是科技对生物特征的拙劣模仿。

我用隔离镊子极轻地触碰它的一条腿。

咔哒。

几乎瞬间,甲虫腹部裂开一个微孔,射出一道看不见的高频脉冲!

我早有防备,头迅速后仰,同时左手腕表释放出预设的抵消波。

两股无形能量在空气中对撞,发出几乎听不见的嗡嗤声。

脉冲被挡住了,但腕表屏幕闪烁了一下——能量强度超出预期。

这不是简单的监视器,是武器。

甲虫一击不中,再次沉寂。

我注意到它射出的脉冲方向微微偏离了我的头部,更像是……瞄准了我手中的镊子?或者说,是镊子夹着的它自己的腿。

测试吗?还是某种定位或自毁机制?

手机震动,陈浩回复了:“晚上九点,旧校舍东侧门。一个人来。很重要。”

旧校舍。东侧门靠近那片半地下区域。时间安排在夜晚。

每一个词都在 screaming “陷阱”。

但我体内的虫群却传来一种异常的兴奋感,不是饥饿,而是一种……被召唤的悸动。仿佛那个地方,那个符号,触动了血脉深处的某种本能。

“巢穴”。

我回复:“好的,学长。注意安全,明天见。”

放下手机,我再次审视那只机械甲虫。它依然静止,但复眼在特定角度下,似乎闪过一丝极微弱的绿光,与陈浩瞳孔中的光点相似。

用激光显微探头扫描其外壳,分析材质成分;连接低频能量分析仪,尝试捕捉其内部结构;小心翼翼采集其关节处微量的润滑剂样本。

两小时后,初步结果出来:

· 外壳材质:一种未知的生物陶瓷合金,具有能量导性。

· 内部结构:超微型能源核心,结构精密,非当前主流科技所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