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心怡的到来像一股清泉,注入了盘龙村这个充满了原始力量和勃勃生机的草莽基地。
她没有像秦氏姐妹那样被安排进后勤队伍学习织布或烹饪。
周辰给了她一个全新的、也是独一无二的职位。
——盘龙山庄,总管事。
他将一本空白的账册、一支崭新的毛笔和一方上好的砚台郑重地交到了她的手上。
“温姑娘。”
他对她说。
“我不管你以前是大儒之女还是落难千金。”
“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盘龙山庄的大管家。”
“我需要你用你胸中的学问为我理清这一团乱麻。”
这番话充满了绝对的信任和毫无保留的授权。
温心怡看着眼前这个不仅救了她性命、更愿意尊重她才学、给予她施展舞台的男人。
心中涌起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
她没有再多言。
只是敛衽一礼,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接下来的几天。
温心怡便展现出了她作为大儒之女惊人的才学和管理能力。
她没有急于发号施令。
而是先领着秦氏姐妹将整个基地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盘点了一遍。
人员。
总计七十八口。其中核心护村队成员二十人,工程队十五人,后勤妇女十人,孩童八人,其余为新收拢的流民家眷。每个人的姓名、年龄、特长、家庭构成都被她用娟秀的小楷一一记录在册。
物资。
熏肉还剩三百余斤。粮食五百斤。盐巴五十斤。布匹二十匹。铁料四十斤……
所有的物资都被她分门别类重新清点、登记。
土地。
已开垦荒地三十亩。待开垦荒地约百亩。水源地一处,位于村东头的小溪上游。
当一份条理清晰、数据详尽的“盘龙山庄现状总览”被呈现在周辰面前时。
连周辰自己都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他虽然有宏观的战略,但在这些微观的、精细化的数据管理上确实是一片空白。
而温心怡的到来完美地弥补了他最大的短板!
盘点的过程也让温心怡发现了不少潜藏在基地欣欣向荣表象之下的管理漏洞。
她将自己的想法全部整理成了一份条理清晰的文书。
主动地呈报给了周辰。
当晚。
在周辰被临时改造成“办公室”的简陋茅草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