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星火启程与第一滴雨

回到租住的狭小单间,何月山反锁上门,拉上窗帘,这才真正放松下来。一天之内,从失业到拿到补偿金,再到与陈国栋秘密会面,信息量巨大。

他首先清点了自己的“启动资金”:公司给的补偿金加上陈国栋个人给的信封,总共加起来有八万多块钱。在2003年,这笔钱不算少,但对于创业而言,尤其是科技创业,简直是杯水车薪。

但他并不慌张。资金固然重要,但他最大的资本是脑子里的知识、前瞻的视野和那个逆天的系统。

他拿出那个加密的移动硬盘,连接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里面是他从迅科带出来的最宝贵的财富——完整的技术资料库、未完成的工程样机设计、以及他基于系统推演出的众多未来技术方向笔记。

【超维逻辑分析】启动,开始基于当前条件,规划最优的创业路径。

选项一:立刻寻找风投。优点:能快速获得大量资金。缺点:2003年国内风险投资环境尚不成熟,真正懂技术的VC凤毛麟角,极易失去公司控制权,且需要拿出成熟的商业计划书和产品原型,时间周期长。

选项二:先接外包项目维持生存,慢慢发展。优点:启动快,风险低。缺点:耗时耗力,容易陷入低端重复劳动,偏离核心技术路线。

选项三: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技术入股。优点:能借助对方资源和渠道。缺点:同样存在控制权和利益分配问题,找到合适的伙伴难度大。

分析结果很快出来:选项一和三现阶段成功率低于20%,选项二成功率虽高,但偏离长期目标价值低。

【逻辑分析提示:基于宿主与“唐茹”及“恒远电子”现有关系,存在第四条路径:以解决特定技术难题为切入点,与潜在客户建立深度信任,获取初始订单和口碑,逐步滚动发展。】

恒远电子?何月山想起唐茹之前提到的,他们在小型化高精度传感器上遇到的难题。

他立刻拿出手机,给唐茹发了一条短信:“唐茹,我离开迅科了。最近有空吗?之前听你提过传感器项目遇到瓶颈,我最近有些新想法,或许可以交流一下。”

短信发出去没多久,唐茹的电话就直接打了过来。

“月山?你真的离开迅科了?怎么回事?”唐茹的声音带着惊讶和关切。

“嗯,公司有些调整,我主动出来了。”何月山轻描淡写,“想自己做点事情。”

“太好了!”唐茹的反应出乎意料的兴奋,“我们老板一直想找个厉害的技术顾问!我们那个传感器项目快愁死了!你什么时候方便?来我们公司看看?或者我带你见见我们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