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兰终究是咽不下那口气。眼见着长春宫风头日盛,甄嬛清丽的面孔在她眼中愈发刺目,而承乾宫那边却波澜不惊,她心中担忧昭贵妃是否真的失了圣心。
思前想后,她决定去寻太后,给甄嬛上点眼药。
这日,她精心挑选了几样上好的血燕窝和一支老山参,带着颂芝,打扮得体,刻意在眉宇间添了几分委屈与忧色,往寿康宫请安去了。
太后乌雅氏正由竹息陪着在暖阁里礼佛,见华妃来了,脸上露出慈和的笑意:
“世兰来了,快坐。怎么有空过来瞧哀家?”
年世兰规规矩矩行了礼,奉上礼物,声音带着几分刻意的哽咽:
“臣妾给皇额娘请安。许久未来给皇额娘请安,心中挂念。近日得了几样滋补之物,特送来给皇额娘补养凤体。”
她说着,眼圈微微泛红,欲言又止。
太后对后宫这些弯弯绕绕岂能看不透?
她不动声色地让竹息收了东西,温和道:
“你有心了。哀家瞧着你脸色不大好,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年世兰等的就是这句话,立刻用帕子拭了拭眼角,委屈道:
“太后明鉴……臣妾是心里难受。皇上近日……似乎格外偏爱长春宫的甄常在,接连数日召幸,赏赐不断,臣妾并非不能容人,只是……甄常在入宫时日尚浅,年纪又轻,臣妾是怕她骤然承宠,心性不定,恃宠而骄,坏了后宫规矩。”
太后静静地听着,手中捻动的佛珠并未停下,脸上依旧带着淡笑,眼神却深邃了几分。
她缓缓道:
“甄氏哀家选秀时见过,模样性情都是好的,皇上喜欢也不意外。至于规矩……有皇后在,她会约束的。世兰啊,你协理六宫多年,更应大气些,替皇上分忧。”
年世兰见太后并未如预期般动怒,心中不甘,又加了一把火:
“皇额娘教训的是。只是臣妾听闻,昭贵妃姐姐近日也颇为沉寂,皇上似乎……也有些日子没去承乾宫了。臣妾是担心,皇上若过于专宠一人,冷落了其他姐妹,尤其是皇后娘娘和昭姐姐那样陪伴圣驾多年的老人,只怕……寒了人心啊。”
她故意将皇后和泠雪扯了进来,试图激起太后对“新人笑旧人哭”的担忧。
太后眸光微闪,看了年世兰一眼,心中了然。
她沉吟片刻,道:
“你的顾虑,哀家知道了。哀家会寻个机会,提醒皇上一句。你先回去吧,好生歇着,莫要胡思乱想。”
年世兰见目的已达到,不敢再多言,连忙起身告退。
待华妃走后,太后对竹息淡淡道:
“去养心殿传个话,就说哀家请皇上过来用晚膳。”
当晚寿康宫膳厅内,母子二人对坐用膳。
气氛看似融洽,太后却并未急着开口,直到膳毕漱了口,奉上清茶,她才似无意般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