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不成想竟是出好戏。酒足饭饱茶香,天色不早该回了。何大清起身掸衣,你李大娘畏黑。

你们小两口舟车劳顿,早些安置罢。

何大清轻抿一口茶,哼着曲踱步回到十三号院。这老头儿……

何雨隆与阿诗玛对视一笑,还能说什么呢?许是何大清天性顽童罢了。

不过他与李大娘相处时,确实比和那个女人在一起时要开朗许多,整个人都焕发着不一样的精气神。乖孙,小九,你们从滇南回来了?

哎呀老太太,我们正准备一会儿去看您呢,没想到您先过来了。

刚送走何大清不久,聋老太太便拄着拐杖来了。

他们原打算去隔壁大杂院探望老太太,还有何雨柱和冉秋叶一家。我在隔壁听见这边有动静,想着该是你们回来了——方才何大清是不是也在?

老太太正与一大妈她们闲话家常,听见这边的声响才循声而来。刚走没多久。何雨隆搀着老太太进屋落座。承启和承玉两个小东西呢?

刚睡着。

老太太轻手轻脚去里屋看了看熟睡的孩子们,又蹑手蹑脚退回堂屋。秋叶爹娘回来了。老太太忽然说道。什么时候的事?

好些天了。

柱子两口子去接的,今儿下午又去看望,到现在还没回呢。

您用过晚饭了吗?

在一大妈那儿吃过了。

回来就好。

冉家二老的问题已查清,日前重归家园。

两位教育工作者如今重返讲台。

多亏何雨隆暗中周旋,他们才能在农场得到关照。

二老本想登门致谢,偏逢何雨隆一家去了滇南。时候不早,老太婆该去会周公了。老太太打着哈欠起身。我送您回去。

用不着。

在院里坐了个把时辰,老太太执意独自返回大杂院。

阿诗玛想搀扶聋老太太回家,老太太挥手表示不用。

老太太每天饮用虎骨药酒,心情开朗无烦忧,八十多岁了依然头脑清晰,步履矫健赛过小青年。小九,我们也歇着吧。送走聋老太太后,何雨隆闩上了院门。

深夜时分,承启的啼哭声惊醒了何雨隆,他起身给孩子把尿。

拂晓时分,院门开启的声响传入耳中。

仅凭脚步声,何雨隆就知道是小宝来了。

他和阿诗玛带着孩子们去滇南探亲期间,这小子肯定天天都来报到。小宝。何雨隆走出卧室,看见少年已摆开架势在练功。雨隆叔,您终于回来了!见大门铁锁已开,小宝就知道他们从滇南回来了。让我瞧瞧这些日子有没有懈怠。

请雨隆叔检验。

不错,今晚放学给你准备药浴。

太好了!

考核过后,何雨隆满意地发现小宝依旧勤勉。

解答完少年这些日子的疑问,他让小宝继续练习。何雨柱的声音从院外传来。柱子,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