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叔早上好。小宝打招呼道。早啊小宝。何雨柱回应着。老太太跟我说了你岳父岳母的事,恭喜啊。
我岳父岳母说要请您吃饭表示感谢。冉父冉母 后恢复了原职,全家都欢欣鼓舞。
老人多次嘱咐要设宴答谢何雨隆。吃饭就不必了吧。
这哪能推辞?不如就定今天,在家简单吃个便饭。
我岳父说要亲自下厨,下午下班后咱们一起过去。
何雨隆点头应允。
既然冉父冉母态度恳切,那便赴约吧,实在不好推辞。哥,那就定好了,今天下午我提前收工,回来叫你。
好嘞,你忙着,我先走了。
商量妥当后,何雨柱回到隔壁院子。雨隆,小宝也过来了。
婶子好。
小九,睡醒了?
刚才听见柱子的声音了?
秋叶父母不是回来了吗,非要请我们吃饭,今晚就去柱子老丈人家吃。
没多久,承启和承玉两个小家伙也醒了。
阿诗玛照顾两个小淘气,何雨隆去厨房准备早饭。
用过早餐,夫妻俩领着承启和承玉出门访亲。
首站来到刘怀仁家。
走进帽儿胡同十八号院时,刘怀仁依旧茶不离手。
支着小桌,沏着热茶,坐在廊下捧着古籍看得入神,连两人带着孩子进院都没察觉。
这也难怪。
老爷子虽是院主,但与租户关系疏离,许多事都选择视而不见。刘叔。
雨隆,小九,你们从滇南探亲回来了?
咿呀......
承启,承玉,来让爷爷抱抱。
刘怀仁闻声抬头,见是何雨隆夫妇,连忙放下书接过两个孩子。
在刘怀仁家闲话一小时许,陪着老人家品茶聊天。
随后又带着孩子去看望林诚斋老两口。
正逢其子女携孙辈归家,满屋热热闹闹。
略坐片刻,何雨隆夫妇便带着孩子告辞。快到午饭点了,咱们去牛爷家蹭饭吧。
林诚斋夫妇虽热情留饭,但考虑到其一大家子团聚,外人多有不便。
加之与老人儿女本不熟络,对方也无意款留,留下反倒尴尬。雨隆,看那边,牛爷在那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哪儿?
那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