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铁蹄踏破大都

朱元璋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手中的莲子羹碗“啪”地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他顾不上这些,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宫门口。

“报!陛下!大将军常遇春,已于九月二十一日,兵不血刃,克复大都!元顺帝已仓皇北逃!现大将军已改大都为北平,城中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

报信的骑士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

朱元璋愣住了,他呆呆地站在原地,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过了好半天,他才爆发出一阵狂喜的大笑:“好!好!好!天佑我大明!天佑我大明!”

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一把扶起报信的骑士,连声说道:“赏!重重有赏!传朕旨意,大赦天下!举国同庆三日!”

捷报,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应天府的大街小巷。整个城市,瞬间沸腾了。百姓们奔走相告,燃放鞭炮,敲锣打鼓,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那些曾经在元朝统治下受尽屈辱的汉人,更是激动得抱头痛哭。他们知道,从今天起,汉人,终于重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也是一片欢腾。李善长、刘伯温等文臣,纷纷上表,盛赞常遇春的盖世奇功。徐达、汤和等武将,更是为自己的兄弟感到由衷的自豪。

朱元璋站在奉天殿上,俯瞰着群情激昂的百官,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自豪和感慨。他想起了当年和常遇春一起在濠州投军的情景,想起了那些一起出生入死的岁月。那个曾经跟在自己身后,一脸憨厚的年轻小伙子,如今,已经成长为大明王朝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传朕旨意,”朱元璋的声音响彻大殿,“进封常遇春为鄂国公,食邑五千户!其子孙世袭罔替!”

这份封赏,已是人臣之极。然而,所有人都知道,对于常遇春的功绩来说,这份封赏,实至名归。

此刻,在遥远的北平,常遇春正站在城楼上,望着南方的天空。他知道,他的捷报,应该已经送到陛下的手中了。他仿佛能看到,陛下那欣慰的笑容。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难得的温柔笑意。

然而,他心中的那根弦,却依然紧绷着。他知道,北方的威胁,并未彻底解除。元顺帝虽然逃了,但他在漠北,依然拥有一定的号召力。那些草原上的狼,随时都可能反扑。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片一望无际的北方草原。他知道,他的使命,还远未结束。一场新的、更加艰苦的追击,即将拉开序幕。

---

### **第九十六章:千里追击**

北平的秋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拂着常遇春的战袍。他刚刚接到朱元璋的圣旨,在对他大加封赏的同时,也下达了一道新的命令:乘胜追击,彻底肃清漠南的元朝残余势力,巩固大明北疆。

“将军,陛下这是要我们……把根拔掉啊。”李文忠看着圣旨,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常遇春点了点头,将圣旨小心翼翼地收好,沉声道:“不错。元顺帝一日不除,北境便一日不得安宁。陛下深谋远虑,我等身为臣子,唯有遵命。”

这一次,常遇春率领的是一支五万人的精锐骑兵。他们轻装简行,每人配备三匹战马,携带充足的干粮和箭矢,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准备刺向漠南的腹地。

追击,是一场意志和耐力的较量。常遇春的军队,以日行百里的速度,在广袤的草原上疾驰。他们跨过燕山,穿过戈壁,一路向北。沿途,他们遭遇了多股元朝的散兵游勇,但这些人早已成了惊弓之鸟,根本不敢与明军正面交锋,一触即溃。

小主,

常遇春的战术很简单,就是“快”和“狠”。他像草原上最敏捷的猎鹰,一旦发现猎物,便会以最快的速度俯冲下去,用最猛烈的攻击,将其一击毙命。

十天后,他们终于在开平府附近,追上了元顺帝的主力后卫部队。这支由王保保率领的军队,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元朝最后的精锐。他们依托有利地形,摆开了决战的架势。

“常遇春!你欺人太甚!”王保保拍马而出,指着常遇春,声嘶力竭地吼道,“我大元与你何仇何怨,你非要赶尽杀绝!”

常遇春冷冷地看着他,缓缓说道:“王保保,你是个英雄。可惜,你跟错了主子,站错了队。你看看你们那个皇帝,贪生怕死,昏庸无能,这样的朝廷,值得你用性命去守护吗?”

“住口!”王保保怒喝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好!那便成全你!”常遇春不再多言,手中虎头湛金枪一抖,便冲了出去。

一场惨烈的草原决战,就此爆发。明军铁骑如黑色潮水,冲击着元军的阵线。王保保的部队,虽然士气低落,但在他的带领下,却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他们知道,身后就是他们的皇帝,他们已经无路可退。

战斗从白天持续到黄昏。草原上,喊杀声震天,血色染红了天边的晚霞。常遇春身先士卒,在万军之中,直取王保保。两人的战马交错,枪刀相击,迸发出刺眼的火花。他们都是当世的顶尖名将,这一战,打得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最终,王保保还是棋差一着,被常遇春一枪挑于马下。不过,常遇春念其是条汉子,并没有杀他,只是命人将其生擒。

主帅被擒,元军彻底崩溃,纷纷投降。

然而,当常遇春清理战场时,却发现,元顺帝,又跑了!原来,狡猾的元顺帝,在战斗打响之前,就带着最核心的亲信,趁着夜色,再次向北逃窜,逃向了更遥远的漠北深处。

常遇春站在草原上,望着北方那片更加苍茫、更加未知的世界,眉头紧锁。他知道,这次追击,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终究还是让那条最大的“鱼”溜走了。

“将军,我们还要追吗?”李文忠问道。

常遇春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追,当然要追。但不是现在。”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疲惫不堪的将士们,声音变得沉重起来:“将士们已经连续奔波了近一个月,人困马乏。再往北,就是真正的漠北苦寒之地,补给断绝,气候恶劣。我们现在追上去,无异于自寻死路。”

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传我将令,全军就地休整三日,然后班师回北平。元顺帝,就让他再多活几天吧。等我们准备好了,再去找他算账!”

这个决定,虽然有些遗憾,但却是最理智、最正确的。常遇春知道,战争,不仅仅是勇气,更是智慧。有时候,暂时的退却,是为了将来更致命的一击。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这次的“放手”,将把元顺帝和他那股残余势力,逼入一个绝境。而绝境中的野兽,往往会爆发出最疯狂、最危险的反击。一场席卷整个漠北的暴风雪,正在悄然酝酿。而他,和他的大明铁骑,将在这场暴风雪中,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

**(本章完)**

**悬念设置:** 常遇春班师回朝,看似给了元顺帝喘息之机,实则是为了准备更致命的打击。但元顺帝逃入漠北深处,将会与草原上的其他部落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他会如何整合残部,策划一场复仇?而常遇春下一次的北征,又将面临怎样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凶险的敌人?草原上的秋风,即将变成凛冽的寒风,一场更加艰苦卓绝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