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殿里,扶苏刚收到蒙毅的急报:齐地旧贵族已平定,李斯说服济北郡守田儋(田儋族弟)归顺,封为临淄郡守,保留田氏宗庙;但项羽在会稽势大,项伯率军劝说,却被项羽囚禁,项氏旧部大多投靠项羽,兵力已达五万,正朝着彭城进发。
“项伯……” 扶苏捏紧急报,眉头紧锁。项伯是陈墨收养的,是项氏的希望,也是分化楚系旧部的关键,若他出事,楚地的叛乱会更难平定。
就在这时,胡亥带着阿禾走进殿内,禀报了密室焚书危机和魏通煽动的事。扶苏听完,脸色沉凝:“赵父余党虽死,但其阴谋未绝,他们想用焚书挑起民变,动摇郡县制的根基。看来,郡县制之争,并未因淳于越之死而结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扶苏哥哥,” 胡亥递上陈墨留下的一卷竹简,“这是陈先生写的《博士官议》,他说‘郡县制需文脉支撑,博士官为文脉之基,当集天下学士,辨百家之言,择善而从,既守秦法,亦存六艺’。现在,是设立博士官的时候了。”
扶苏展开竹简,陈墨的秦篆跃然纸上,字迹力透纸背:“博士官者,非为复古,乃为通今;非为分封,乃为辅郡县。集学士,校典籍,教百姓,使文脉不绝,民心不散。” 扶苏的眼眶发热,他知道,这是陈墨为大秦留下的后手,也是巩固郡县制的关键。
“好!” 扶苏站起身,语气坚定,“即刻下令,设立博士官,以阿禾为博士官丞,统领天下学士,整理典籍,教授秦篆;追封陈墨为‘文定侯’,鲁先生为‘文守伯’,厚葬于骊山,与典籍为伴。另外,昭告天下,郡县制不变,轻徭薄赋不变,焚书乃赵父余党阴谋,大秦必守文脉,安百姓!”
胡亥和阿禾同时躬身:“臣遵旨!”
阿禾捧着《博士官议》竹简,眼神明亮:“陈先生,您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三日后,咸阳宫前的广场上,博士官设立仪式隆重举行。阿禾穿着博士官丞的玄色官服,率领百名学士,捧着《诗》《书》《秦记》等典籍,跪在丹陛之下。扶苏穿着帝袍,手持传国玉玺(已修复裂纹),将博士官印授予阿禾:“阿禾,今日封你为博士官丞,掌天下典籍,教万民秦篆,守大秦文脉。你需谨记陈先生的‘止杀’之念,‘民心’之要,勿负所托。”
“臣阿禾,遵旨!” 阿禾接过官印,声音哽咽,却坚定有力。
学士们齐声诵读《博士官训》,声音整齐,传遍咸阳城:“守文脉,不复古;辨百家,不偏执;辅郡县,安万民;承前贤,启后世。” 百姓们围在广场外,举着秦篆木牌,脸上满是欣慰——他们知道,陈墨和鲁先生的心血,终于有了传承,郡县制的根基,也更加稳固。
仪式刚结束,一名斥候骑着快马,浑身是血冲进广场,大喊道:“陛下!不好了!刘邦率军攻占彭城,与项羽汇合,兵力已达十万,正朝着荥阳进发!荥阳郡守急报,请求陛下速派援兵!”
扶苏的脸色骤变,刚放松的神经再次绷紧。刘邦项羽汇合,这是他最担心的事——两人一智一勇,若联手攻秦,大秦的外患,将比之前的六国旧贵族叛乱更可怕。
“蒙毅将军在哪?” 扶苏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