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心里一沉。他点开女儿发来的链接,一个名为“系统漏洞曝光”的帖赫然置顶。帖里不仅有小陈的药品反馈记录、共济绑定信息,还有一张家庭合照——那是去年春节拍的,照片里小雪穿着红色毛衣,笑得俩酒窝。
“这是怎么回事?”大梅抢过手机,手指冷冽,“我们什么时候授权发布这些了?”
帖下方的评论区炸开了锅:“这人居然用亲人的名额给别人起付线买药?”“共济不是这么用的吧?”“基本信息都泄露了,太可怕了!”
小陈突然想起那条陌生短信和简陋的网站。他颤抖着拨打市局官方电话,这次居然通了。
“您好,我要举报有人冒用系统名义诈骗!”
“先生,您先别急。”接线员的声音很冷静,“我们最近接到多起类似投诉,都是通过陌生短信链接窃取信息。正规反馈渠道只有官网和官方APP,绝不会用私人号码联系。”
市医保局的数据中心里,小林正盯着屏幕上的异常数据流。红色警报在屏幕上闪烁:“检测到非法访问,IP地址来自境外服务器。”
“又是钓鱼网站?”同事小鸮凑过来,“这已经是本月第五起了。伪装成系统反馈通道,骗取用户信息后贩卖,还顺便曝曝光隐私报复。小林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代码如瀑布般滚动。她想起三年前自己刚入职时,导师说的话:“系统不仅是起付线,更是人命关天的事。一个错误,可能让一个家庭断药,可能是安眠药断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突然,一段用户反馈视频弹了出来——小陈举着手机录下的药品包装,背景里传来大梅的咳嗽声:“小陈,你药快吃完了……”
小林的心猛地揪紧。他放大视频里的药品名称,快速检索数据库。果然,安眠药因“生产厂家变更”导致分类错误,被系统误判为“非医保药品”。而那条诈骗信,恰好卡在系统修复的窗口期。
“立刻启动应急方案!”小林按下红色按钮,“第一,修复药品分类漏洞;第二,冻结所有异常访问账户;第三,联系受害者删除泄露信息,协助报警。”
一周后,小陈收到了市局的正式道歉信,附带一张新的药品单——安眠药重新出现在列表里,旁边标注着“紧急补录”。社区医院的小鸮亲自送药上门,还带来了小林的电话。
“小陈,对不起,是我们的系统漏洞给您添麻烦了。”小林的声音带着歉意,“关于共济,我们已经帮您女小雪续上了,之前的冻结记录也已清除。另外,骗网站的服务器已被警方爆破,您的信不会再泄露了。”
小陈握着电话,喉咙有些哽咽:“谢谢……谢谢你们。我能问问,你们是怎么发现问题的吗?”
“因为您用私人手机录的视频。”小林笑了,“视频里大梅的咳嗽声,还有药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都是关键线索。有时候,最原始的格式反而最有效。”
挂了电话,小陈走到窗边。光洒在桌上,大梅正在给小雪打电话,声音温柔:“小雪,给你续上,以后别省钱,照顾好自己……”
小陈拿起手机,点开APP。这次,他没有急着反馈问题,而是在“意见箱”里敲下一行字:“建议增加老年人操作引导,比如语音提示、视频反馈功能。”
屏幕顶端跳出新的提示:“感谢您的建议,我们将在下次系统更新中采纳。”
窗外的槟榔树叶簌簌落下,像迟到的信。小陈知道,原始漏洞格式或许出错,但那些藏在漏洞背后的生命,如大任的亲人像大榔和大婉的体育同学,离不开安眠药实践,永远值得被认真对待,大屏幕显示大任同学小学起付线给大梅买安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