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前的最后一个夜晚。
陈默那间小屋的灯光,罕见地亮到了后半夜。
桌上摊满了各科笔记和试卷,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
草稿纸上爬满了各种公式、电路图、历史时间轴和政治原理框架,几个空了的馒头包装袋和一个搪瓷缸(里面是凉白开)昭示着这是一个艰苦的夜晚。
陈默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眼球酸涩,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内心OS:“淦!比连续加班七十二小时赶项目上线还累…至少敲代码不用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不过好在不用跟SB甲方沟通需求,也不用担心项目经理半夜打电话问‘这个地方能不能加个五彩斑斓的黑’。”
他快速在脑子里过电影般梳理着知识体系:
“数学:公式定理+解题套路≈标准化流程,比分析股市K线图简单明了。”
“物理:经典模型≈物理界的经典皮肤,掌握几个就能应付大部分副本。”
“历史:上帝视角剧本杀!我知道所有角色的结局和关键道具掉落点!爽!”
“政治:…嗯,答题模板可以套,但得时刻绷紧弦,别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超版本答案写上去…”
“语文:阅读分析有万能公式,作文…这次得写点正能量,免得张老师又找我谈心谈到抽烟…”
“英语?哦,那是我上辈子的吃饭家伙之一,洒洒水啦…”
他发现自己这被社会反复摩擦过的脑袋,理解、归纳和记忆的效率远超前世那个真正的十七岁少年。
内心OS:“原来不是当年脑子笨,是特么生活太重,把灵性都压瘪了…或者说,被现实毒打过后,学习这点苦,简直甜得像初恋?”
当窗外天际泛起鱼肚白时,陈默才合上最后一本书,一头栽倒在床上,秒睡,临睡前最后一个念头:“希望食堂明天的红烧肉能多给一块…补补脑…”
考场如战场,硝烟无声。
数学考场。
周老师背着手,面色严肃地踱步监考,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每一个抓耳挠腮、愁眉苦脸的学生。当他踱到陈默身边时,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
这个上次让他震惊又困惑的学生,此刻正以一种近乎恐怖的速度答题。
选择题?目光扫过题干,手指就在答题卡上戳出了答案,几乎不需要演算。
填空题?看完题目,数字就直接填了上去,流畅得像抄答案。
解答题?更离谱,步骤简洁到令人发指,思路清晰无比,偶尔甚至会用一些超纲的、但极其巧妙的公式或方法,直指核心,结果正确无误。
周老师站在他身后,表情从最初的怀疑(是不是作弊?),到逐渐惊讶,再到最后的震惊和难以置信。
他扶了扶滑到鼻尖的眼镜,嘴巴微微张开,看着陈默笔下流淌出的精妙解法,仿佛在看一场数学的魔法表演。
内心OS:“这…这思路…这解法…天才!绝对是天才!他以前是在扮猪吃老虎?!”
语文考场。
张老师亲自坐镇。发卷前,他还特意意味深长地看了陈默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