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决赛答辩·三学界的神级表现

十二月的燕园,银装素裹。未名湖面已经完全封冻,几只早起的麻雀在冰面上跳跃,啄食着散落的草籽。

陈默呵出一口白气,看着它在寒冷的空气中消散,内心OS却异常火热:

“终于到了这一天,前世毕业论文答辩都没这么紧张...毕竟这次是三条战线同时作战,还好准备了‘答辩生存包’——薄荷糖提神,风油精醒脑,还有李振提供的《答辩常见问题108问》...”

今天是陈默三学位论文答辩的日子。

按照安排,他需要在上午8:30参加管理学答辩,10:00转战经济学会场,下午2:00最后完成法学答辩——堪称北大史上最疯狂的答辩日程。

“老三!加油!”赵国强举着不知从哪搞来的小旗子,上面歪歪扭扭写着“陈默必胜”。

李振递上一个文件夹:“默哥,这是最新补充的法规条文,可能用得上。”

就连孙伟都别扭地说了句:“祝你好运。”

陈默笑笑,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装备”:三份精心准备的论文,配套的图表资料,还有...一盒润喉糖。

内心OS:“今天要是嗓子哑了,可就真完犊子了,前世汇报连轴转练就的‘铁喉功’,今天要派上大用场!”

第一场管理学答辩在光华楼201举行。

评委席上坐着五位教授,包括以严格着称的王守仁教授。

当陈默走进来时,几位教授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显然,这个“一天三答辩”的学生已经引起了他们的特别注意。

“陈默同学,”王教授率先发问,“你的论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动态能力的乡镇企业竞争战略模型’,很有意思。但你怎么证明这不是纸上谈兵?”

陈默从容不迫地打开图表:“我用安徽某精密配件厂的实际数据做了验证,这个厂在采用相关策略后,生产效率提升35%,订单量增长200%...”

他讲述着“建国厂”的真实案例,但隐去了名称和地点,评委们听得频频点头。

“精彩!”一位教授忍不住赞叹,“这是我这几年见过最扎实的本科论文!”

王教授严肃的脸上也露出笑容:“看来某些人说我太严格,是因为没遇到足够好的学生啊!”

会场响起热烈掌声。

陈默看了眼手表——完美控制在预定时间内。

内心OS:“第一关通关!前世给投资人路演练就的时间控制能力,果然在哪都用得上!”

第二场经济学答辩的气氛更加热烈,陈默的论文《价格双轨制下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直接触及当时的经济热点问题。

“年轻人胆子不小啊!”一位白发老教授推着眼镜,“这个问题很多专家都在研究,你的创新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