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调研初显锋芒·“纸上谈兵”的实战

一月的华北平原,北风呼啸,天地间一片苍茫。

陈默裹着厚厚的军大衣,跟着王处长一行五人,踏上了前往河北某县调研的路程,吉普车在颠簸的土路上行驶,扬起漫天尘土。

“好家伙,这路况比前世去西藏自驾还刺激!”陈默一边抓紧扶手防止撞到头,一边内心吐槽,“说好的‘要想富先修路’呢?这路况富起来前先得颠散架了!”

副驾驶座上的王处长倒是泰然自若,显然对这种调研行程早已习惯:“小陈啊,第一次下乡吧?基层工作就是这样,条件艰苦点,但能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

陈默连忙点头:“谢谢处长带我来学习,我一定多看多学。”

内心os:“学习?我前世可是在扶贫一线待过的!这种场面见多了好吧?不过90年代的农村,倒是真值得好好看看。”

车窗外,田野里冬小麦刚刚露出嫩绿的苗头,远处村庄炊烟袅袅,偶尔能看到农民赶着驴车慢悠悠地走过,一派典型的北方农村景象。

到达县委招待所时,当地领导已经等候多时。

县委书记热情地握住王处长的手:“欢迎王处长莅临指导!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汇报材料,请领导先休息一下,下午我们详细汇报!”

典型的接待流程,陈默再熟悉不过了。

内心os:“来了来了,经典套路:热情接待-精心汇报-安排参观-盛大宴请-皆大欢喜,真正的问题?不存在的!”

下午的汇报会上,当地领导侃侃而谈,数据详实,案例生动,听起来各项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

王处长不时点头,偶尔问几个问题。

陈默却注意到一些细节:汇报材料纸张崭新,墨迹似乎还没干透;几个干部的回答过于流利,像是提前排练过的;窗外偶尔经过的农民,衣着明显比汇报中描述的“富裕生活”要朴素得多。

汇报结束后,当地安排参观一个“典型村”。

村干部领着大家走访了几户“富裕户”,家家户户都是新盖的砖房,粮满仓、猪满圈。

陈默却故意落后几步,和一个蹲在墙角晒太阳的老农搭话:“大爷,今年收成不错啊?”

老农眯着眼看了看他:“啥收成?地都快旱死了,浇地的电费都交不起。”

“刚才那几家不是挺富的吗?”

“那能一样吗?那是重点户,啥补贴都有,我们这些普通户,啥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