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调研初显锋芒·“纸上谈兵”的实战

陈默内心os:“果然!典型村也有非典型户啊!”

参观乡镇企业时,厂长自豪地介绍着生产情况和经济效益。

陈默却注意到:车间里机器虽然开着,但工人操作生疏;成品仓库里积压严重;更重要的是,电线杆上的电表转速缓慢,明显不是满负荷生产。

他假装随意地问一个工人:“老师傅,这机器一天能开多久?”

工人看了看厂长,支支吾吾:“八...八小时吧。”

“是三班倒吗?”

“哪能啊!一天能开四小时就不错了,经常停电...”

晚饭时,当地设宴招待,菜肴丰盛得惊人。

王处长推辞不过,只好象征性地吃了几口,陈默看着满桌的鸡鸭鱼肉,想到白天那个老农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

回招待所的路上,王处长问:“小陈,今天调研有什么感受?”

陈默谨慎地回答:“基层同志很热情,工作也很努力,不过可能有些情况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王处长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是啊,调研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晚上,其他人都休息后,陈默却在房间里整理白天的见闻,他拿出笔记本,开始写分报告。

没有直接否定地方的汇报,而是用数据对比和案例说话:

“根据实地观察,该村通电率虽达100%,但电压不稳影响生产;乡镇企业开工率据汇报为85%,但根据用电量推算实际约为40%;农民人均收入汇报为1200元,但抽样访谈显示普通户约为800元...”

他还结合前世记忆,提出了一些接地气的建议:“建议一是优先解决农田水利问题,二是对乡镇企业进行差异化扶持,避免‘撒胡椒面’,三是建立更精准的统计监测体系...”

写到深夜,陈默才完成报告。

第二天交给王处长时,心里还有些忐忑。

王处长仔细阅读着,表情从平静到惊讶,最后露出赞赏的笑容:“好!写得好!小陈啊,你不仅会读书,更会看事!不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