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之所以被命运束缚,根源在于放弃了主动改变的权利,被私欲和惰性困住了脚步。
就像农民种地,春天不播种、夏天不浇灌,秋天自然颗粒无收,这不是命运不公,而是因果循环的必然。
这番话如惊雷般击中了袁了凡,让他幡然醒悟:原来所谓的“命中注定”,不过是自我设限的借口,命运的方向盘,其实一直握在自己手中。
这个道理,放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困境:求职失败、创业碰壁、人际关系紧张……每当这时,很容易陷入“我命不好”的消极情绪中,放弃主动改变的努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实际上,真正限制我们的,从来不是外在的条件,而是内心对“不可能”的认同。
就像袁了凡,在遇到云谷禅师之前,他始终认为自己的人生无法改写,于是在消极懈怠中消磨时光;
而当他打破了这个认知牢笼,开始主动行善、努力进取,命运的齿轮就悄然发生了转向。
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
有人出身贫寒,却不相信“寒门难出贵子”的宿命,通过十年寒窗苦读考上名牌大学,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有人中年失业,却拒绝接受“人到中年一事无成”的标签,从零开始学习新技能,最终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有人天生残疾,却打破了“残疾人无法成就大事”的偏见,用顽强的意志书写了精彩的人生。(在这里多一句嘴,建议有兴趣的去看看独脚潘写的《不负此生》那本书,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他们的经历都在证明:命运从不是一成不变的定数,而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不断修正的轨迹。
打破命运的第一步,就是意识到“命运”可以被打破。
当你不再被“我不行”“我注定失败”的消极想法左右,当你开始主动争取、积极行动,就会发现,那些曾经以为的“不可能”,其实都是可以跨越的障碍。
就像袁了凡,他用后半生的实践证明,只要挣脱认知的枷锁,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打破“命由天定”的陈旧观念,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困难。《了凡四训》给我们的不仅是改变命运的方法,更是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它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既定的剧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