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向死存在:从终点思考当下的力量
在所有的哲学概念中,“向死存在”是最让我震撼的一个。
初次看到这个词时,我以为它是一种悲观厌世的观点,可深入理解后才发现,它恰恰是最积极、最有力量的生存智慧。
海德格尔认为,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
首先,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终将面对死亡,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
其次,死亡是不确定的,我们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死去。
最后,死亡是无法替代的,没有人能代替我们去死,我们必须独自面对这个终极结局。
这种对死亡的认知,曾经让我感到恐惧和绝望。
但海德格尔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死亡的存在,我们的生命才变得有意义。
就像一场有时间限制的比赛,正因为有终点,我们才会全力以赴,追求卓越。
如果生命是无限的,我们可以无限期地拖延,反而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我曾经认识一位朋友,他在年轻的时候一直浑浑噩噩,沉迷于游戏和享乐,对未来没有任何规划。
直到他被查出患有重病,医生告诉他生命可能只剩下一年时间,他才彻底醒悟。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放弃了以前的生活方式,开始追求自己的梦想——他一直想成为一名画家,却因为害怕失败而迟迟没有行动。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每天都在画画,虽然身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的眼神却充满了光芒。
他说:“以前我总觉得时间还很多,可以慢慢来,可现在我才明白,生命是如此短暂,我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虽然他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留下的画作却感动了我们这些朋友,他的生命也因此获得了永恒的意义。
这位朋友的经历,完美诠释了“向死存在”的力量。
当我们意识到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就会开始追问:什么对我来说是真正重要的?
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这些问题会让我们摆脱对物质的执着,远离“常人”的影响,专注于自己的内心需求。
“向死存在”不是让我们消极地等待死亡,而是让我们以死亡为参照,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
它让我们拥有了生活的紧迫感和清晰度,让我们在面对选择时更加果断。
当我们纠结于是否要换一份工作、是否要追求自己的梦想时,不妨问问自己:如果我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年,我还会像现在这样生活吗?
这个问题会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渴望。
对我来说,“向死存在”的理念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
我不再为了迎合别人而勉强自己,不再为了追求名利而忽略生活的美好。
我开始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推掉没意义的应酬,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认真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虽然我依然会面临压力和挑战,但我知道自己正在过着有意义的生活,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