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流言开始传播,人心浮动。
雪上加霜的是,一些原本准备签约的客户开始犹豫,甚至暂停了合作。资金链顿时紧张起来。
深夜,铁柱独自在办公室查看账目,眉头紧锁。即使问心无愧,审计期间的资金压力也是实实在在的。
这时,手机响起,是母亲打来的:“柱子,村里有些风言风语,说你惹上大麻烦了...到底怎么回事啊?”
铁柱深吸一口气,用平静的语气回答:“娘,没事的,就是正常的审查。咱们匠人村每一分钱都来得正当,经得起查。”
放下电话,铁柱感到一阵疲惫。他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匠人村。这么多年的心血,难道就要毁于一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突然,他看到工坊区还有灯光亮着。这么晚了,是谁还在工作?
信步走去,发现是陈越和几个年轻工匠正在加班赶制一批紧急订单。
“赵总!”陈越惊讶地抬头,“您还没休息?”
铁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你们这是...”
“我们听说公司资金紧张,这批订单能缓解压力,就自发加班赶出来。”一个年轻工匠不好意思地说,“虽然帮不上大忙,但尽份力。”
这时,王师傅也来了,手里提着热乎乎的夜宵:“就知道你们这些小年轻在这儿!快来吃点东西,别累坏了。”
看着这一幕,铁柱眼眶发热。他明白,匠人村最宝贵的不是那些奖项和荣誉,而是这种上下同心、共渡难关的精神。
审计进行到第五天,事情出现了转机。审计组长私下找到铁柱:“赵总,我们的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重大问题。相反,你们的财务管理相当规范,甚至比许多国企都严格。”
铁柱稍稍松口气:“谢谢您的公正。但我们更想知道,那些举报材料是怎么回事?”
审计组长沉吟道:“材料伪造得很专业,但有几个关键细节露了马脚。我们已经移交公安机关调查。”
真相渐渐大白:原来是环球工艺集团雇佣专业团队伪造证据,企图通过举报拖垮匠人村。更令人震惊的是,警方顺藤摸瓜,发现他们还与之前的内鬼事件、材料问题等多起事件有关。
一周后,审计组正式出具审查报告:匠人村所有项目合规合法,资金使用规范有序。政府第一时间公布了审查结果,并为匠人村正名。
风波过后,匠人村的声誉不降反升。媒体的深入报道反而让公众更加了解了匠人村的规范运作和社会贡献。
李厅长亲自打来电话:“赵总,经过这次考验,省里对你们更加信任了。联盟计划照常进行,下个月就正式启动。”
挂掉电话,铁柱没有欣喜若狂,反而更加沉静。他召集全员开会,首先深深鞠了一躬:“感谢大家在最困难时刻的坚守和支持。这次风波告诉我们,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初心不改,就能穿越任何风浪。”
他宣布了两个决定:一是设立“匠心守护基金”,从每年利润中提取5%,用于帮助遇到困难的传统工艺企业和匠人;二是开启“传统工艺溯源计划”,用区块链技术记录每一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材料来源,让消费者追溯每一件作品的“前世今生”。
会议结束后,铁柱再次登上后山的观景亭。夕阳西下,匠人村沐浴在金色的余晖中,炊烟袅袅升起,工坊的灯光陆续亮起。
手机震动,是儿子发来的照片:小宝举着一幅新画的画——匠人村在风暴中屹立不倒,彩虹横跨天际。下面歪歪扭扭写着一行字:“爸爸的匠人村什么都不怕!”
铁柱微笑着保存图片,设为手机壁纸。
山风吹过,带来远方的气息。他知道,曙光已现,但前路依然漫长。唯有坚守匠心,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传承。
夜幕降临,匠人村的灯火如星辰般点亮,每一盏灯下,都有一个匠人在创造美、传承美、守护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