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柱沉默良久,握住母亲的手:“谢谢您告诉我这些,娘。我会注意的。”
送走母亲,铁柱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心中波澜起伏。他回想起自己从一个小作坊主到今天的企业管理者,确实改变了很多。但这些改变是必然的,还是真的偏离了初心?
第二天,铁柱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他脱下西装,换上工匠服,每天抽出半天时间到各个工坊与工匠们一起工作。
最初,大家都很不习惯。“赵总,这些粗活让我们来就行。”老师傅们总是这样说。
铁柱笑着摇头:“在这里没有赵总,只有学徒铁柱。我还记得怎么拿刻刀,怎么调大漆。”
渐渐地,工匠们发现铁柱是真的来干活的,而不是作秀。他能准确地指出刺绣针法的细微偏差,能分辨出不同批次大漆的浓稠度差异,甚至能亲手操作复杂的雕刻工具。
“没想到赵总手艺这么好!”年轻工匠们私下议论,“比有些老师傅还厉害!”
王师傅听到后哈哈大笑:“你们不知道吧?铁柱从小跟他爹学手艺,底子厚着呢!后来管理企业忙了,才很少亲自动手。”
在木雕工坊,铁柱与王师傅一起完成那件紫檀木凤凰雕刻。当最后一片羽毛雕刻完成时,整个工坊的人都围过来赞叹。
“这凤凰仿佛要活过来了!”有人惊叹。
王师傅拍拍铁柱的肩膀:“小子,手艺没丢!比你爹也不差!”
铁柱看着栩栩如生的凤凰,心中涌起一种久违的满足感——那是纯粹创造的喜悦,与商业成功截然不同。
就在这时,前台匆匆跑来:“赵总,评审团提前到了!已经到村口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都愣住了。按照原计划,评审团应该是明天才到。
铁柱擦掉手上的木屑,平静地说:“来得正好,让他们看到最真实的匠人村。”
他穿着沾满木屑的工作服,直接去迎接评审团。周守传统大师看到他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赞许。
“郑局长,周老,欢迎来到匠人村。”铁柱坦然伸出手,毫不掩饰手上的污渍,“正如所见,我们正在工作。”
郑局长笑着握手:“赵总亲自动手,难得难得!”
评审团在铁柱的带领下参观匠人村。没有刻意准备的欢迎仪式,没有提前安排的“表演”,只有最日常的工作状态。工匠们专注地工作,学员们认真地学习,甚至连争吵和讨论都真实呈现。
在创新工场,评审团目睹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两位年轻设计师因为一个设计理念争执不下,最后请铁柱裁决。
“赵总,我认为应该完全遵循古法,否则就不是传统工艺了。” “但古法也需要与时俱进啊!否则怎么被现代人接受?”
铁柱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拿起设计稿仔细观看:“你们看,问题的核心不是要不要遵循古法,而是如何理解古法的精神。古法的核心是‘材美工巧’,不是‘固步自封’。”
他指着设计稿:“这里可以用现代技术提高效率,但这里的核心技法必须严格遵循传统。既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失去根本。”
周守传统大师突然插话:“说得好!传统的‘传’是传承精神,不是传承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