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根基深处

评审团成员纷纷点头赞许。

参观结束后,评审团与铁柱团队座谈。郑局长开门见山:“赵总,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匠人村,印象深刻。但有一个问题:匠人村的成功模式是否可复制?毕竟你们有赵总这样的领军人物,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条件。”

铁柱沉思片刻,回答道:“郑局长的问题很关键。我认为,匠人村的成功不在于某个人,而在于一套可行的机制。我们正在将这些机制系统化、标准化,通过联盟分享给所有成员企业。”

他打开投影,展示匠人村的管理体系:“这是我们的‘传统工艺创新管理体系’,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控制、创新激励、市场开拓等模块。任何企业都可以借鉴使用。”

周老突然问:“但我听说你们最近遇到了知识产权纠纷?这是否说明创新过程中难免会偏离传统?”

铁柱坦然回应:“确实遇到了类似问题。但这正是成长的过程。我们现在建立了更严格的知识产权审核机制,确保创新不偏离传统的根。”

他展示了几件涉嫌争议的作品及其修改过程:“比如这件作品,最初借鉴了日本元素,后来我们重新设计,完全回归中国传统元素,反而获得了更好的市场反响。”

座谈持续了三个小时,评审团问了很多尖锐但建设性的问题。铁柱团队坦诚相对,不回避问题,也不夸大成就。

送走评审团,二狗长舒一口气:“总算结束了!老板,您觉得我们能通过吗?”

铁柱望着评审团远去的车辆:“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展示了真实的自己。”

一周后,评审结果公布:匠人村以最高分入选“年度传统文化保护示范基地”。评语中特别提到:“匠人村成功探索了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发展之道,既守正又创新,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消息传来,全村欢腾。但铁柱却异常平静,他知道,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

当晚,他独自来到父亲墓前。雪花又开始飘落,覆盖了墓碑,如同披上了一层白衣。

“爹,您看到了吗?匠人村得到了国家的认可。”铁柱轻声说,“但我常常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守住了初心?是否在快速发展中迷失了方向?”

寒风中,他似乎听到了父亲的回答:“柱子,记住:手艺人有三不忘——不忘根本,不忘师承,不忘匠心。”

铁柱久久站立,任雪花落满肩头。他明白,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为什么出发。

回到村里,他召开全员大会,宣布了一个新决定:设立“匠人村传统守护基金”,每年利润的5%用于支持纯手工传统工艺的保护和研究,与产业化发展并行。

“产业化让传统工艺活下去,但纯手工守护让传统工艺的魂不死。”铁柱说,“我们要两条腿走路,既面向未来,也不忘根本。”

这个决定赢得了全场热烈掌声,尤其是老工匠们眼眶湿润。他们知道,自己毕生坚守的价值得到了真正的尊重。

深夜,铁柱独自走在匠人村的小路上。雪已经停了,月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银色的光芒。各个工坊的灯光大多已经熄灭,只有创新工场还亮着几盏灯——那是年轻工匠们在熬夜创作。

铁柱没有去打扰他们,只是远远望着。那些灯光如同希望的种子,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手机震动,是儿子发来的照片:小宝用橡皮泥捏了一个小小的匠人村,里面有工坊、有竹林,还有一个小人——那是穿着工匠服的爸爸。

铁柱微笑着保存图片,设为手机壁纸。

山风吹过,带来远方的气息。他知道,根基越深,树木越茂。只要不忘根本,匠人村就能经得起任何风浪,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曙光微现,前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