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及与人周旋、施加压力、讨价还价,他自认比房玄龄更为擅长。
“好。”李世民点头应允,“既然如此,便有劳辅机了。”
他随即看向房玄龄。
“和亲的事情,做两手准备。”
“臣,遵旨。”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一同躬身领命,彼此心照不宣。
三日后,两仪殿。
高句丽王世子高桓权,使臣朴满城身着正式的使臣礼服,在鸿胪寺官员的引导下,亦步亦趋地走入大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接到宫中的诏令之后,朴满城心里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最怕的便是此行长安,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
好在,拜访过当朝国舅,司空长孙无忌后,事情迎来了转机。
宫中召见。
“外臣高句丽王世子高桓权。”
“使臣朴满城。”
“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两人依足礼数,大礼参拜,姿态放得极低。
“免礼。”李世民的声音从御座上传来,带着几分淡淡的疏离。
“谢陛下。”两人起身,垂首站立,不敢直视天颜。
短暂的沉默,却如同巨石压在高桓权和朴满城的心头。
“外臣奉我王之命,前来朝贡天朝,献上国书与贡礼,恭祝陛下圣体安康,大唐国运昌隆。”他示意随从将礼单与国书呈上。
内侍接过,转呈御前。
李世民只是略扫了一眼,便放在一旁,并未如往常般给予嘉许。
“辽东郡王有心了。”他淡淡地说了一句:“你们来长安,也有一段时日了,朕听闻,最近长安城里的一些传言,传的很热闹啊。”
朴满城额角霎时间沁出了汗水。
“陛下,外臣……外臣请罪,世子殿下年少无知,初至长安,被这帝都繁华所迷,行为偶有失检,做出有损使臣体统之事,惊扰圣听,外臣等教导无方,罪该万死!”
“万望陛下念在其年少,宽宥其罪!”
大唐皇帝提起这件事,让他们接下来想要求和亲的事情,便不好再说出口了。
李世民的目光似乎透过冕旒,落在了他们身上。
“哦?年少无知?”
“朕这里收到了不少朝臣的奏章,是御史台送上来的,自御史口中也得知,贵国世子在我长安平康坊,可是豪掷百金,风流快活得很啊。”
“不过,毕竟年轻人嘛。”李世民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你是年轻人,这件事,年轻人风流快活,不算什么要紧的事情,不过是私德有亏。
但是你要敢开口提和亲的事情,那“私德有亏”这种事,大唐不可能不介意。
只能说,不成为大唐的驸马,哪怕你们整个使节团都泡在平康坊里都没关系。
但是,想要成为大唐的驸马,此等行径,不行。
朴满连忙开口,试图挽回一些。
“陛下明鉴!世子行为固然有亏,然我高句丽上下,对大唐的忠心天日可表!我王一直谨守臣节,夙夜不敢忘陛下册封‘辽东郡王’之恩德。”
李世民应声。
“嗯,恪守臣子本分。”
“这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难道,需要朕特意下诏夸赞他一番不成?”
“这........”朴满城语塞。
朴满城直接跪在了地上,叩首。
“陛下,实不相瞒,如今高句丽国内……国内偶有宵小作乱,权臣跋扈,我王处境维艰,全赖陛下天威震慑,方能保境安民。
我王派世子前来,亦是希望能得陛下垂怜,稳固国本,永为大唐屏藩啊!”
眼见着事情快要没有回转的余地了,朴满城也豁出去了,用最低的姿态,道明了如今辽东郡王的困境。
李世民闻言,沉默了片刻。
果然,不到一定的地步,使者的话,也不会全透漏出来。
百骑司的存在,实在是太必要了。
“高建武既为朕所册封之辽东郡王,若果真遭遇逼迫,朕,自然不会完全坐视不理。”
“可是如今,说到底,也只是你们自家的事情,辽东郡王,难道连自家的事情都料理不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