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轩盯着终端屏幕,指尖划过三地销售曲线。吴江、长安、龙湾的订单节点仍在跳动,红点密集得几乎连成一片。凌晨一点半的数据刚刷新,单日签单数定格在四十八台。比昨日高出十二台。
他调出客户留资记录,关键词“价格”出现频率上升百分之二十一。咨询对话里多了同一句话:“你们隔壁新来的那家,报价低三成。”
张涛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打印文件。“刚拿到的,市面上出了三款新产品。名字不一样,功能列表几乎照搬我们的启航系列。”他把纸放在桌上,“宣传页上写着‘同配置、低价格’,还承诺‘两小时到场’。”
陆轩没说话,手指滑动调出网络监测面板。几个小时前还空着的品牌备案栏,此刻填进了两个陌生公司名。注册时间分别是三天前和五天前。法人信息模糊,办公地址登记在工业园区共享工位。
“查了下渠道。”张涛继续说,“已经有本地服务商收到合作邀请,给的返点比我们高五个点。”
陆轩按下通讯键:“林娜,现在到办公室了吗?”
“刚进门。”声音从扬声器传出,“我看了电商平台,今天上午出现了三家新店铺,主图风格和我们的物料很像。有客户发来截图,问是不是我们出的新线。”
“把这些店都记下来。收集他们所有的公开资料,包括广告投放路径、客服话术、合同条款。”
“需要做对比分析吗?”
“要做。重点看服务承诺的具体内容。他们说的‘两小时到场’有没有附加条件?备用机更换流程写清楚没有?”
“明白。”
通话结束,陆轩转向张涛:“找一台样机回来。不管花多少钱,明天中午之前我要看到实物。”
“如果对方不肯卖呢?”
“那就让人假装要批量采购。”
张涛点头出去。
孙明随后进来,手里抱着平板。“财务组刚完成成本复盘。如果我们把售价下调百分之十五,现有服务体系撑不住。应急车调度、技术人员排班、备用设备库存这几项,至少要砍掉三成投入才能平衡。”
陆轩看着大屏上的服务响应热力图。“一旦开始缩水,客户信任就会断。”
“已经有信号了。”孙明翻页,“吴江一个老客户刚才来电,问我们会不会跟进降价。他说隔壁厂刚签了新品牌,合同里写着‘首年免费维护’。”
“我们也在推这个政策。”
“但他们的宣传更猛。朋友圈广告全是‘零成本升级’‘白送维保’这种词。不少小厂老板开始动摇。”
陆轩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词:价格、服务、信任。
“他们能模仿产品,能抄话术,甚至敢承诺类似响应速度。但他们拿不出真实的履约记录。”
他拿起笔圈住“信任”:“我们现在最大的优势不是技术,是过去七十二小时里,三十多次真实警报响应,全部达标。这个数据,谁也复制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