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5节9 【辨】拔,擢

· 原文:“(魏公子)令拔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邺,存赵。”

· 辨析:在这里,“拔邺”就是“攻克邺城”。攻城如同将城池从敌方手中强行夺取过来,这个动作充满了力量感和强制性,与“拔”的本义高度契合。

关于“擢”

1. 本义:植物滋长(抽引、向上)

· 典故:张华《励志诗》

· 原文:“苗裔擢颖,庭木振干。”

· 辨析:这里的“擢颖”形容禾苗抽穗,欣欣向荣地向上生长。这个意象强调了事物由内而外、自然而然的生长过程,与“拔”的外力强取形成鲜明对比。

2. 引申义:提升官职(在已有官职基础上的晋升)

· 典故:《汉书·赵充国传》

· 原文:“擢为后将军。”

· 辨析:赵充国本身已经是官员,他的晋升是在官僚体系内部按部就班或因为功绩而得到的提升。这种提升更像树木长高,是一个 “在原有基础上向上” 的过程,因此用“擢”非常贴切。另一个着名例子是李密《陈情表》中的“过蒙拔擢”,他连用“拔擢”二字,既感谢了皇恩破格提拔(拔)的恩情,也包含了对其官职提升(擢)的认可。

二、结合现实分析

“拔”与“擢”的区别,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组织管理和个人发展中,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