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节1 拏ná,“或若擒虎豹有强梁拏攫之形”

拏ná,相持,搏持。张彦远《法书要录》四张怀瓘《文字论》:“或若擒虎豹有强梁拏攫之形,执蛟螭见蚴蟉盘旋之势。”

这段文字出自唐代张怀瓘的《文字论》,它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书法的动态美和力量感。下面为您梳理一下相关的信息。

原文、注释与翻译

· 原文:

或若擒虎豹,有强梁拏攫之形;执蛟螭,见蚴蟉盘旋之势。

(《文字论》在《全唐文》中收录的原文为:“或若擒虎豹,有强梁拏攫之形;若执蛟螭,见蚴蟉盘旋之势。”)

· 关键词注释:

· 强梁:指强悍、强横有力。

· 拏攫(ná jué):抓捕、搏斗的样子,形容笔力刚健强劲。

· 蛟螭(jiāo chī):蛟龙与螭龙,泛指神话中有力的灵兽。

· 蚴蟉(yòu liú):蛟龙蜿蜒盘曲爬行的样子,形容笔势曲折、回旋。

· 现代汉语翻译:

(书法)有的笔画像擒拿虎豹,呈现出强力搏斗的形态;有的笔势如捉握蛟龙,显现出其屈曲盘旋的姿态。

创作背景与“故事”

这段话的语境,是张怀瓘与吏部侍郎苏晋、兵部员外郎王翰等友人品评书法、探讨书理时,谈及书法创作应追求内在的 “神采” 而非仅仅停留在“字形”。

当朋友们鼓励张怀瓘为书法作赋时,他并未立即答应,而是经过深思,阐述了书法的精妙难以言传。后来他写成书赋,在与褚思光、万希庄、包融等人聚会时呈阅,获得了赞赏,但也有人(如包融)认为其赋“论书道则妍华有馀,考赋体则风雅不足”。 不过,大家一致推崇张怀瓘的《书断》三卷“实为妙绝”。

上述引用的句子,是张怀瓘阐述自己书法理念与境界时的形象化表达,展现了他对书法动态美与生命力的追求。

作者与作品简介

· 张怀瓘:盛唐时期(约活跃于唐玄宗开元至天宝年间)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他出身书法世家,官至翰林供奉,得以观摩内府珍藏,这为他的书论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其书论着作除《文字论》外,还有《书断》、《书议》、《书估》等,体系性强,影响深远。

· 《文字论》: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文字、书法与文章的关系,提出了“深识书者,唯观神彩,不见字形”的着名观点,强调书法的精神性超越外在形式。

· 《法书要录》与张彦远:《法书要录》是唐代张彦远编纂的一部书法理论着作汇编,收录了东汉至唐的重要书论,其中就包括了张怀瓘的《文字论》。 张彦远将其收录,也体现了对张怀瓘书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