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讴)ōu,唱歌。《荀子·议兵》:“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荀子·议兵》:“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近者:指近处的人。)
荀子在《议兵》篇中提出的故近者歌讴而乐之,描绘了仁义之师受到百姓拥戴的理想图景。这一思想不仅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军事思想,也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原文与语境分析
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蹙而趋之,无幽闲辟陋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 这段文字出自《荀子·议兵》篇。
这段话是荀子在赵孝成王面前与临武君讨论军事时所说的。在前文中,荀子提出了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用兵打仗的根本在于使民众和自己团结一致)的观点,并区分了以权谋势利为目标的诸侯之兵和以为本的王者之兵。
二、完整故事背景
《议兵》篇记载了荀子与临武君在赵孝成王面前就军事问题进行的辩论。临武君代表当时流行的兵家思想,认为用兵的关键在于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
而荀子则从儒家思想出发,提出不同的观点: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他强调军事成功的根本在于争取民心,使民众团结一致。
在这场辩论中,荀子详细阐述了仁人之兵的概念,认为只有以仁义为本的军队才能无敌于天下。他生动地比喻道: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这段话的意思是,用暴君桀的方法欺骗尧这样的仁君,就像用鸡蛋打石头、用手指搅开水,必然失败。
三、注释与翻译
1. 关键词注释
· 歌讴:歌颂、颂扬,指近处的百姓欢乐地歌颂君王
· 竭蹙:竭尽全力,急于奔赴的样子,指远方的百姓不辞劳苦赶来归附
· 幽闲辟陋:指偏僻边远的国家
· 四海之内若一家:全天下就像一个家庭,强调天下一统、和谐相处的理想
· 人师:人们的表率、榜样
2. 现代汉语翻译
所以,近处的人歌颂周朝而且热爱周朝,远方的人竭尽全力地来投奔周朝,即使是幽隐闭塞偏僻边远的国家,也无不前来归附而听从役使,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