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昨晚……”黄阵图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指着眼前的人,嘴巴张得大大的,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般,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利索了。
宋渔见状,缓缓放下手中的算盘,面无表情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来。他的动作优雅而从容,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剑九黄先生,久仰大名。”宋渔的声音平静如水,听不出丝毫波澜,“王爷有令,已为您安排好了东跨院的房间,还请随我来。”说罢,他转身迈步朝门外走去,步伐不快不慢,显得十分沉稳。
黄阵图见状,连忙跟了上去,嘴里还在不停地嘟囔着:“你那手剑法可真是不赖啊!昨晚跟你过招的时候,我就觉得你这剑法有点门道,是从哪里学来的啊?老黄我如今可是一品指玄境的高手,昨晚跟你交手,感觉你最多也就是二品境界吧……”
宋渔头也不回,只是不紧不慢地走着,任由黄阵图在身后喋喋不休。直到黄阵图说到“二品境界”时,他才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语气却温和而又一丝不苟:“在下宋渔,不过是这王府的管家罢了,黄先生言重了。还有,王妃说了,白天是不能打架的。”
黄阵图哦了一声,忽然想起什么:“我留下的事,你知道?”令剑九黄绝对想不到的是,这个自称王府二总管的宋渔,因年少重伤导致体魄停滞于?二品小宗师境?,至今未入一品,但博览听潮亭所有武学秘籍,掌握多种指玄境秘术,实战能力远超普通二品武者。
然而,令剑九黄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宋渔竟然和李义山、褚禄山一样,都是拂水房的创始人!这可真是出乎他的意料啊!不过也难怪剑九黄对此一无所知,毕竟在北凉王府里,就连许多进入拂水房的谍子和死士都对这一事实毫不知情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宋渔,这个名字对于剑九黄来说或许有些陌生,但他实际上是徐骁为了管理徐凤年的众多内勤事务而特意精挑细选出来的人物。可以说,宋渔在徐凤年的生活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王爷凌晨亲自来交代的。”宋渔轻声说道,同时推开了东跨院的门,“房间里有热水,您先洗漱一下吧。等会儿我会让人送新衣服过来。”
黄阵图看着院子里那棵老石榴树,突然间笑了起来:“徐瘸子倒是不怕我再动手啊。”他的笑声中似乎带着一丝戏谑。
宋渔站在门口,面色平静地回应道:“王爷说过,能三次刺杀失败还敢留下来的人,要么是个傻子,要么就是值得信任的人。他认为您肯定不是傻子,那么您自己觉得呢……”说完,宋渔便转身离去,只留下一脸茫然的剑九黄站在老石榴树下,嘴里露出缺了两颗牙的笑容,仿佛还没有回过神来。
……
在离阳皇宫的龙榻之上,赵礼正无力地倚靠着柔软的垫子,不时发出一阵咳嗽声。此时,窗外的天空才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黎明的曙光还未完全驱散黑夜的阴霾,但他却早已醒来,并且已经在床上辗转反侧了一个时辰之久。
昨夜,那道由曹长卿发出的剑气,如闪电般划破宫墙,其巨大的声响至今仍在他的耳畔回响,让他难以入眠。那道剑气所带来的震撼,不仅是对宫殿的破坏,更是对他内心的冲击。
“元本溪呢?”赵礼的声音有些沙哑,仿佛被那道剑气所伤。一旁的太监总管见状,赶忙躬身回话:“回陛下,帝师正在殿外候着。”
话音未落,元本溪便迈步走进了寝宫。他的手中捧着一卷奏折,步伐稳健而轻盈。走到赵礼床前,他微微躬身,将奏折呈递上去,同时轻声说道:“陛下,徐骁那边有消息了。剑九黄留在了北凉王府。”
赵礼原本浑浊的眼睛,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突然闪过一丝亮光。他嘴角微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哦?那黄阵图倒是个识时务的人。”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伸出手指,缓缓地指向桌上的那份奏折,仿佛那是一个无比重要的东西。接着,他用一种低沉而又威严的声音问道:“关于马踏江湖的事情,拟好了吗?”
“拟好了。”元本溪连忙回答道,并迅速将奏折递了过去。他的动作显得有些匆忙,似乎生怕对方会不满意。
赵礼接过奏折,并没有立刻打开,而是先看了一眼元本溪,然后才慢慢地翻开奏折。他的动作很沉稳,每一页都看得很仔细,就像是在品味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一样。
“江湖门派近年越发放肆,襄樊之战王明阳能撑那么久,主要是以紫禁山庄、汉水帮、荆楚剑盟为主,江湖三十六宗门及十大豪阀均有帮助襄樊城。若不打压,恐成大患。”元本溪在一旁解释道。
赵礼一边听着,一边默默地翻着奏折,他的手指在“徐骁”二字上停住了。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地说道:“让他去办,最合适。”
元本溪连忙点头,表示赞同。他知道徐骁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刚灭了西蜀、南楚等六个国家,手上沾的血够多了,不差这点江湖怨愤。而且,把江湖的矛头引向北凉,朝廷正好可以坐收渔利。
赵礼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容,但这笑容很快就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所打断。他一边咳嗽着,一边喃喃说道:“好一个坐收渔利啊!想当年,如果不是徐骁,朕又怎能如此轻易地登上这龙椅呢?然而,这头猛虎如今已然长大,若不加以约束,恐怕日后难以控制啊。”
赵礼将手中的奏折随意地扔回桌上,仿佛那只是一份无关紧要的文件。他挥了挥手,对站在一旁的元本溪吩咐道:“传朕旨意,就说如今江湖动荡不安,朕特命北凉王徐骁节制中原江湖,务必将其整顿妥当。”
元本溪恭敬地应了一声,正准备转身离去,却突然又被赵礼叫住。赵礼的目光有些迷离,似乎回忆起了什么往事,他缓缓说道:“十年前的那个中秋之夜,朕与徐骁曾在太安城的酒肆里畅饮。那时,他信誓旦旦地说要给天下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
赵礼的声音轻飘飘的,仿佛那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他抬起头,凝视着宫殿的帐顶,继续说道:“如今看来,他确实做到了一半。如今的徐骁,确实结束了春秋九国的战乱,让百姓免受战火之苦。但剩下的一半呢?他是否还能如当年那般坚定地守护这片江山呢?”
元本溪沉默了片刻,他知道赵礼此时心中的忧虑。最后,他躬身行了一礼,缓缓退出了宫殿。殿内只剩下赵礼的咳嗽声,在空旷的殿宇中回荡,与窗外渐起的鸟鸣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寂寥。
徐骁一路疾驰,胯下的战马如疾风一般,扬起阵阵尘土。当他抵达军营时,副将早已恭候多时,站在辕门外等待着他的到来。
徐骁迅速翻身下马,动作利落而矫健,仿佛这一连串的动作已经重复过无数遍。他随手将缰绳扔给一旁的士兵,然后步履匆匆地直奔中军大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爷,宫里的旨意到了。”副将见徐骁走来,赶忙迎上前去,递上一封密信。
徐骁接过密信,面色凝重地拆开信封。他的眉头在看到信中的内容后,紧紧地拧成了一个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