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心师父,我家孩子昨夜又哭了,说看见黑影跟着他。”一个妇人着急地说,怀里的孩子还在抽噎。慧心走过去,轻轻摸了摸孩子的头,从怀里取出一片菩提叶,放在孩子的手心:“这是菩提林里的叶子,你把它放在枕头边,就不会看见黑影了。”
孩子接过菩提叶,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慧心又对村民们说:“夜里要是听见声音,就一起唱歌,或者讲故事——黑影最怕热闹,最怕人心齐。”村民们半信半疑,可当晚,村里的老人带头唱起了山歌,年轻人讲故事,孩子们做游戏,果然没再有人看见黑影,也没人做噩梦了。
慧心坐在晒谷场上,看着村里的灯火,手里握着玄印残片。残片已经不再发光,可她却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平静——原来“寂灭禅心”不是要忘记初心,是要记得自己为何修行,是要把禅心化作行动,帮村民们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她想起觉明说的“守心即守道”,原来“道”不在佛经里,在村民们的笑容里。
云霁从北漠牧场回来时,夜色已经笼罩了九域。她站在白鹿书院的山门前,看见桃林里的金光还在闪烁,苏墨正和弟子们在桃树下写诗,竹简的光芒映着他们的笑脸;远处的归墟海,渔船上的灯火像星星一样,沿着海面铺向远方;须弥山的山脚下,村里的歌声还在回荡,菩提叶的清香随风飘来。
她低头摸了摸怀里的染血玉简,那是简清言最后的人性烙印,此刻竟泛着淡淡的光,像是在回应九域的灯火。云霁忽然想起墨尘残魂说的“众生不必敬天,但需敬畏己心”,原来“长明无烬”不是某个人的守护,是每一个人守住初心的微芒——阿古拉的木牌,苏墨的竹简,周伯的海图,慧心的菩提叶,还有无数村民的歌声和笑容,这些微芒聚在一起,就成了照亮九域的星河。
“木牌红,文心亮,菩提叶,随风扬……”远处传来孩童的歌谣,还是昨夜那首,却多了几句新的歌词,“黑气散,星光亮,九域人,自渡强。”云霁抬头望去,只见几个提着灯笼的孩童从山路上走来,灯笼上画着小小的木牌、竹简、贝壳和菩提叶,灯笼的光映在他们脸上,满是天真的坚定。
夜风拂过,桃林里的花苞轻轻颤动,像是要开花了。云霁知道,墨尘的使命没有结束,简清言、凌霜华、妙音的薪火也没有熄灭——这些薪火,已经传到了九域的每一个人手里,传到了阿古拉、苏墨、周伯、慧心,还有无数像他们一样的人手里。
初心不是一块木牌,不是一卷玉简,是藏在每个人心里的勇气——守住彼此,守住家园,守住对生活的热爱。只要这份勇气还在,九域的灯火就永远不会熄灭,自渡的信念就永远不会消散。
云霁转身走进白鹿书院,桃林里的金光落在她的身上,温暖得像是墨尘当年在北漠废墟里伸出的手,像是简清言写下血书时的坚定,像是凌霜华化道时的温柔,像是妙音梵音里的慈悲。她知道,接下来的路,不需要谁来引领,九域的众生,会用自己的双手,走出属于自己的“自渡”之路。
夜色渐深,九域的灯火却越来越亮,像是一片星河,照亮了整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