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督办北洋

光绪元年(1875年)五月的一个清晨,保定直隶总督衙门笼罩在薄雾中。庭院里的老槐树开满了淡黄色的花,清香随风飘入签押房。李鸿章正伏案批阅堆积如山的公文,手边的茶早已凉透。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中堂,六百里加急!幕僚周馥手持文书快步而入,额上还带着汗珠,总理衙门的议复到了。

李鸿章放下手中的朱笔,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文书。他的指尖在火漆封印上停留片刻,这才缓缓拆开。晨光透过窗棂,在他花白的须发间跳跃。他读得很慢,时而停顿沉思。周馥肃立在一旁,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只能听见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

朝廷准了创设三支海军之议。李鸿章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特命本官督办北洋海防。

周馥脸上刚露出喜色,却见李鸿章缓缓起身,踱至窗前。院中的老槐树上,蝉鸣正盛,声声催人。

你可知这海防二字,重若千钧?李鸿章望着窗外,如今国库空虚,岁入不过四千万两。朝中诸公对洋务又多存疑虑,动辄以靡费国帑相责。这北洋水师,怕是要从一穷二白做起。

周馥趋前一步,低声道:中堂明鉴。然则海防事关国运,纵有千难万难,也当勉力为之。

李鸿章转过身,目光如炬:传令下去,明日寅时,西花厅议事。

次日寅时,衙署西花厅内已是烛火通明。李鸿章召来了许钤身、盛宣怀等几位通晓洋务的幕僚。海图在长案上铺开,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海口形势,墨迹犹新。

当务之急,是先购置几艘战船以充门面。李鸿章手指轻点图上的大沽口,赫德前日来信,说英国阿姆斯特朗厂新造了一种蚊船,价格适中,适合近海防御。

许钤身俯身细看海图:蚊船虽小,却装备重炮,正合我北洋初创之需。只是......他略一迟疑,这等小船,恐怕难当大任。

饭要一口一口吃。李鸿章神色凝重,且先购置四艘,让将士们熟悉船务,日后再图大舰。此事就交由你负责,务必在一个月内与赫德敲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