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存在与时间》存在主义的终极追问

刚看这本书名,我和很多人一样望而却步,以为它是一本满是晦涩术语的学术巨着。

可当我真正静下心来翻开书页,才发现海德格尔谈论的根本不是抽象的哲学理论,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的生存真相。

他就像一位洞悉生命本质的长者,用深刻却真诚的思考,为我们解开了“为何而活”“如何活好”的终极谜题。

看到好书就忍不住来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也是我多年的阅读习惯,左手输入,右手输出,语是桥,言是路,我通过分享就是我最快捷的成长!最大的收获!

接下来,我想以一个曾经深陷迷茫、如今获得启发的朋友的身份,带你走进这本改变我人生的着作。

也希望你像我一样从这本书里找到方向!

我会抛开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学术框架,用最接地气的语言,分享我从书中汲取的智慧。

这场旅程或许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或许会让你在焦虑中找到平静……

或许会让你拥有直面人生的勇气!

打破对“存在”的误解

别盯着鱼缸里的鱼,忘了滋养生命的水

第一次翻开《存在与时间》时,我被“存在”这个词绕得晕头转向。

在我们的日常认知里,“存在”似乎就是“有”的意思——桌子存在、手机存在、我们身边的人存在。

可海德格尔告诉我们,这种理解恰恰搞错了方向。

他关心的不是“存在者”——也就是那些具体存在的事物,(我认为就是客观存在)而是“存在”本身。

这个概念听起来很抽象,直到我看到一个绝妙的比喻,才恍然大悟。

如果把我们的世界比作一个鱼缸,我们平时关注的人和事,就像是鱼缸里的鱼、水草、石头这些具体的“存在者”。

而海德格尔真正要探讨的“存在”,是让这一切得以存活的水。

没有水,所有的鱼和水草都会失去生命力;

同样,没有“存在”这个根本背景,世间万物的意义也就无从谈起。(这样讲,亲爱的你是不是稍微明白点了?)

西方哲学发展了几千年,却在海德格尔之前陷入了一个误区。

那就是哲学家们一直忙着研究“鱼缸里有什么”?

一直分析鱼的种类、水草的生长规律,却忘了追问“水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