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声望(2)

若李景隆是本次会试的考官,就算北方学子再不行,也要给北方各省个面子,酌情录取一二。就算是文章实在不堪入目,也不可能让北方各省全军覆没。不给陕西给山西,不给河南给山东。

就算是偏袒,也不能这么如此的明目张胆吧?

而且更让他啼笑皆非的是,老朱那边已经重新任命了十二名官员,重新阅卷,老朱的意思很明确了。

考生说考官是南方人,偏袒南方学子。那么我再用南方人审卷,查缺补漏几个北方学子上来,这事不就过去了吗?皆大欢喜,谁也说不出话来。

可偏偏那十二个阅卷的考官,愣是没领会老朱的意思!不但没平息,反而火上浇油了。

“公爷!”

师逵身材高大,方额阔面,声若洪钟,“您得给陕西人做主呀!”说着,更是怒道,“十年寒窗谈何容易,咱们陕西的学子都是揣着馍,带着咸菜进京赶考的。可却让人欺负成这样?您不说话?”

“况且,这些学子当中,还有卫所子弟呢!”

李景隆批复公文的手一顿,他年底就要调回京师,所以加快了整顿西北军旅的步伐。人员的调度,物资的储备,还有兵械铸造,战马分配等等。

最好的资源,自然要给自己的嫡系。但他的嫡系,却不是明面上的甘州六卫,庄浪卫,西凉铁骑。其实是秦王西安三护,甘肃肃王三护,还有正在筹备之中的宁夏三卫。

老朱活着,他是不敢明目张胆的制造所谓的嫡系兵马的。可老朱死了之后,一旦这几位藩王被囚或者有事,又或者是他李景隆要对这几名藩王动手,隐藏在这些藩王麾下的军队和武官,才是他的杀手锏。

至于他所提拔的其他武官,他们的家中子弟都在李景隆的亲军之中,或者是在肃王和秦王的护军之中。他们就算想不跟着李景隆都不行!你不跟,我就杀你儿子,我看你跟不跟!

但忽然之间,师逵的话给了李景隆另一个思路。或许今年的会试舞弊一案,对他而言也是一个机会。

“说是陕西的事,其实也是咱们整个西北的事!”

李景隆放下笔,感慨道,“咱们这边,文风是比不了江南。学子们大多厚重,不善诗词歌赋.....”

“就是嘛!”

师逵跟着说道,“诗词歌赋那是吃饱了没事做才琢磨的,咱们的学子都是平民子弟,白馍都不是顿顿有!”

“但你要说文章差到一个都没能录取,我是不信的!”

李景隆感慨道,“而且,就算陕西没录取,整个北方怎么一个都没有?九达您的老家,可是孔孟之乡,圣人故里!”

“就是嘛!”

师逵跺脚,“哪能一个都不中!”说着,撇嘴道,“朝中出了奸臣了!”

“这话不能胡说!”

李景隆忙苦笑摆手,“你刚才说咱们陕西的学子,有卫所子弟?”

“西安左卫三个,延安卫一个...”